想想這半年,這姐弟兩的日子也不好過,爹娘一死,所有的事情就壓在了原主的身上,原主又是個不愛說話的沉悶又柔弱的人,除了屈氏會上門欺負之外,在這個小小的蘇家村也是常常的遭受白眼,這個十三四歲的少女瘦弱的肩上也承受了不少的壓力吧。
她望著那鍋裏冒出來的熱氣, 腦子想著“前塵往事”還有那個被救的可怕男人,或許像他們所說的,求救了一個富貴之人,真的可以得到一大筆的錢財,可以改變現狀,可是,她打不起那個賭啊。
試問,像這樣一個尊貴的男人受傷昏迷在這樣一個名不見經轉的小山村裏,那背後的事情還用說嗎,一定是被仇人追殺所致啊,再者,那傷口明顯的就是一道劍傷,這裏可是平民,鐵器除了家具就是這切菜的菜刀了,哪裏還有劍這樣高端的東西存在?
所以,她更加敢肯定,這是富人之間的仇殺遊戲,不是她這個孤女小民可以惹得起的。
而且,這個男人的眼神太可怕,現在想想這涼氣一下子從腳底串到頭頂,她狠狠的吞了吞口水,得天結論,這個男人太過於危險,勿惹,她的做法,很正確,沒毛病。
而她還知道,那個男人一醒來便消失不見了,屈氏和大伯他們繞著屋子找了三圈都沒找著人,她是因為氣不過所以今日便找上門來,原本想從這裏找回點場子的,卻沒想到被她給胡弄過去了。
“姐,吃紅薯。”
一個破瓷碗裏零星的幾個沒發育好的紅薯便端到了她的麵前,她的肚子咕嚕一叫。
“好。我們一起吃。”
她晃了晃頭,將腦子裏亂七八糟的事兒給甩出去,撿了根最小的出來,而後將其他的推給了小蘿卜頭。
姐弟二人相視一笑,雖說日子困苦,可是單這一刻,他們覺得是幸福的。
小紅薯下肚,連胃的一角都沒填滿,太少了,單單隻有這個東西是吃不飽的,在牛還沒有借回來之前,在那塊長滿了草的三畝地上沒有結出可以食用的果子之前,她還是要找別的東西來填飽肚子。
陽春三月,草木初生,就算是屋子裏沒有存糧了,在外頭也可以找到吃的,比如野菜。
蘇錦繡打定主意之後,便快速吃完手中的小紅薯,而後提一個破簍子出門找食了。
“宴兒,你好生的在家歇著,我去外頭挖點野菜來。”
“姐姐,我,我也去。”
小蘿卜頭趕緊將嘴裏的紅薯也吃完,而後趕緊跟出了門。
她沒有反對,這個小家夥現在極缺安全感,他認為跟著能夠安心,便跟著吧。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季是萬物複蘇之際,就算是再窮再吃不上飯的人家也會喜歡這樣的季節,野外的野草瘋長,其實野菜也是瘋長的。在現代的時候還有好些個人專門下鄉進山去挖野菜的,更別說是像他們這樣餓得沒飯吃的窮苦人了。
她蘇錦繡雖然是在城裏長大,可是孤兒院裏的院長媽媽也會因為手頭節拘的關係而帶著他們上山挖野菜野筍,所以,在這裏她還不算是個睜眼瞎,一路走過來,路邊鮮嫩的野菜也是逃不過她的眼晴。
好在最近天氣不錯,氣溫夠高,這野菜沒多會兒便有小半簍子了。
隻是這副身體太虛太弱,很快便累得不行,滿頭大汗,她蹲在原地歇了會,側頭望去,那個小蘿卜頭在不遠處也在挖,不過是連泥帶土就是了。
“......很懂事,不過,我一定不會讓你再吃苦了。”
蘇錦繡露出一個堅定的笑容,她既然承受了這個身體,那麼,就該有責任承擔這裏的一切,再者說了,這個小蘿卜頭很可愛,她也很喜歡,現代的時候是個孤兒,沒有兄弟姐妹,穿越到這裏來,能有一個跟著她的弟弟,有往後的日子裏,也是一份福氣的,不是嗎?
她再看了過去,卻猛的在小蘿卜頭的身上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
“姐,姐姐?我,我挖得不好嗎?我,我再重新挖。”
小蘿卜頭突然說道。
蘇錦繡這才回過神來,原來是她方才的目光嚇著他了,“宴兒,不挖了,這些可以了,而且你挖得很好。”
她揚了揚手,示意他過來。
小蘿卜頭還是不敢主動靠近,隻是思緒再三,才慢慢的朝著這邊移動腳步。
在離她還有一步距離的時候,蘇錦繡輕輕的撫著他身上的這件又破又臟的衣裳,這還是原主的母親錢氏在世時用父親實在穿不得了的舊衣做的,雖然布料不怎麼樣,可是針腳細密,可以看得出他們的母親是個慈愛之人。
但,慈愛的人不一定命長。
“宴兒,以前是姐姐不好,姐姐糊塗,不過宴兒放心,姐姐以後一定會做個好姐姐,給你做好吃的,給你做新認,還請宴兒大人大量的不要與姐姐過去的行為而計較,好嗎?”
小蘿卜頭眨著更大的眼睛看著她,這眼神即是驚奇又帶著些慌亂,但,更多的應該是開心吧。
“姐姐?”蘇錦宴睜著大眼晴,重重的點了點頭。
“嗬嗬,好了,野菜差不多了,我們去田裏看看。”
蘇錦繡笑道,也不待他回答,一把拉著他朝著她家三畝地的方向走去。
她若是沒有想錯的話,那裏有一些苧麻, 還可以挑一些好的出來,給這個小蘿卜頭縫上件樣像的衣服。
身為一名頂級刺繡師,不僅對於四大名秀的技藝要精通,更要對刺繡所用的布料精通,在現代的時候,她經常下到一些手工作坊尋求更合適的布料而後再進行刺繡。
不過,現代的布料原材料十分齊全,而且經過多代的改良那些個原材料已經達到了優質,就單拿苧麻這一樣來說,就是優質的,而這裏的苧麻隻能稱得上是野生。
但,這難不倒她,給這個小家夥縫個洞還是可以的。
“喲,這不是錦繡嗎?你怎麼......?”
就在此時,一個年紀三十來歲的胖大媽走了過來,跟在她身後的還有好幾個村婦,她們的手上一個個提著籃子,籃子裏還有剛剛從集市上買來的繡線和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