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逸天走了,夏紫熙察覺有人在暗處監視自己,卻也無所謂,反正將軍府的侍衛武功不差,那人肯定也不敢靠太近,最多監視一下行蹤,自己的行蹤可沒什麼不對的。於是,夏紫熙便光明正大的帶著夏兒,對京城中四處的藥店進行掃蕩。
夏紫熙收獲滿滿的帶著藥材回將軍府,心情也雀躍起來,心想煉製好藥,才是保命好手段!於是讓下人將煉藥的丹爐搬到自己房間後,就自己一個人埋頭煉藥。
直至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夏紫熙才將煉好的藥一樣一樣的分裝好。
正好夏兒這時也敲門:“小姐,該用晚膳了!將軍正在正廳等你用膳呢。”
聽聞父親在等自己,夏紫熙將自己費力煉製好的藥拿在手裏,這藥煉製所需的藥材極為名貴,也比較稀有,雖然夏紫熙將京城的藥店幾乎都掃蕩了一遍,也隻找到夠煉製三顆的材料。
夏紫熙將其中兩顆裝在瓷瓶裏,心想,用完晚膳,正好交與父親。
夏紫熙拿著藥,急忙的往正廳走去,生怕父親久等。。
“熙兒來了,快點來用膳,這些都是你最喜歡的菜呢。”
剛準備踏進正廳,夏紫熙便聽到父親慈祥的聲音,感覺暖洋洋的,心裏覺得和親人相處,真是一件溫馨的事情,可以讓人放下任何防備。
“讓父親久等了。”
聽著夏紫熙說的話,夏仲故作威嚴道:“等什麼等,真是胡亂說話,我的女兒再遲些來都是沒有問題的!”
夏紫熙聽著,一時沒忍住,噗嗤一笑。
見夏紫熙笑了,夏仲也放下心來,本來擔心女兒還未從解除婚約的事情中走出來,不過現在看著女兒的樣子,倒也是放心了許多。
夏仲這一生,也是有些坎坷,自己是獨子,父母早逝,又隻娶了一位妻子名叫蘇煙,本來素日裏兩人形影不離,如膠似漆。誰想,在生夏紫熙時卻難產而亡。蘇煙死前卻完全未提及自己,一直叮囑夏仲,要好好照顧女兒,為女兒取名夏紫熙,紫氣東來,重熙累洽,寓意著帶來光明。
還一直讓夏仲一定要為女兒尋得一位良婿,兩個人好好生活下去。如不是當時夏紫熙的哭聲一直拉扯住夏仲的理智,可能夏仲當時就跟著一起離去了。如今,蘇煙已經去世多年,夏仲也依舊未娶,夜深人靜時,時常思念蘇煙。
想到夏紫熙的婚約,夏仲內心中也是將責任加到自己的身上。當初要是忍住,不同意夏紫熙的要求,不去請求帝上,就不會讓自己的熙兒受這些苦了。
飯桌上,夏仲不停的給夏紫熙夾菜,夏紫熙看著已經碗中的菜已經開始冒尖了,回想起以前當殺手的日子,永遠不知道下一頓是什麼時候,所以夏紫熙也從不挑食,吃什麼都覺美味,因為吃了這一頓,可能就沒有下一頓了。
夏紫熙也不想辜負父親的好意,奈何肚子已經很撐了,忙說:“父親,我已經吃飽了,不要再夾了。”
“什麼吃飽,我看你才吃了一點怎麼就吃飽了,看你這身子骨都瘦弱成這樣了,還不多吃一些。”夏仲說完,又想繼續拿起筷子往已經裝不下的夏紫熙的碗裏繼續夾菜。
夏紫熙看著夏仲的架勢,覺得得趕緊找個話題轉移一下夏仲的注意力,不然自己就要撐死了!!!
“父親,你可知新婚那夜我是如何回來的?”
聽到夏紫熙提起那日的事,夏仲心中又升起滿滿的心疼,手中的筷子也慢慢的放下,神色漸漸凝重。
“熙兒…那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其實夏仲早就想問了,奈何怕夏紫熙想起那日的事情難過,便忍下了想詢問的心。
“那日,龍冥淵想殺我,是恩人救了我!”夏紫熙故意創造一個恩人出來,想要借恩人之手,將保命丹藥送給父親,避免父親疑惑。
聽聞龍冥淵要殺夏紫熙,夏仲馬上就坐不住了,頓時渾身的氣勢暴漲,滄桑的眼眸中迸射出精光,滿是繭的手拍在桌子上。怒吼一句:“他敢!”
看著夏仲渾身升起的殺意,夏紫熙感覺到溫暖。為製止夏仲衝動,夏紫熙連忙說:“父親息怒,你都不問問我的恩人嗎?”
夏仲的思緒被夏紫熙拉扯回來,忙開口道:“不知是哪位救了我的熙兒,定要好好的感謝才是。”
看夏仲也冷靜了下來,夏紫熙順水推舟的說道:“那日,我在賢王府本來已經身受重傷命不久矣,是恩人用了一種丹藥護住了我的心脈,這才保住了女兒的性命,還將我從賢王府帶出,送回到將軍府。”
畢竟,一個身負重傷的人還能拖著那副身子回到將軍府,聽起來實在駭然。
夏仲越聽越心驚,但聽到是有人將夏紫熙救出,心中也疑惑,這人難道沒有所圖?為何主動出手就夏紫熙,而且京中從未聽過這樣一號人物,用一顆丹藥就能護住心脈。
難怪那日夏紫熙回來,大夫說脈象明明及其不好,但心脈卻又完好無損。
其實這是夏仲想多了,其實那日夏紫熙隻是吃了媚藥導致身體虛弱,而龍冥淵傷她時,也沒有傷到心脈,所以夏紫熙心脈才無損。
“那恩人你可知在何處,為父得好好去拜訪一下。”
聽夏仲要去拜訪所謂的“恩人”,知曉父親心中也有些疑惑,夏紫熙緩緩的道:“恩人他說,看我比較有眼緣,想收我為徒,教我煉藥這才救了我。但是恩人為人十分低調,並不想外人知曉。”
聽夏紫熙這樣說,夏仲放下心來,也明白有些世外高人就是如此,隱居山林,不被外人所知曉。便也不再強求:“那熙兒,你可要好好的感謝人家,且這事不能給任何人說,知道嗎?”
“父親放心,熙兒知道。師父那日將護住心脈的藥給了熙兒四粒,讓我用來保護自己。熙兒想將這其中兩粒給父親,留著保命的武器。”夏紫熙神色堅定地看著夏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