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華夏大部分地區,自古以來土地含鉀量就極低,工業化生產鉀肥之前,農民們都是以草木灰為土地增鉀,可效果甚微。
這也是古代和近代,糧食產量不高的一個原因之一。
華夏曾被外國專家斷定,是一個貧鉀的國家,根本無鉀肥資源可尋,鉀肥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依賴進口,受製於人。
後來五六十年代,幾個偉大的科學家才在大漠腹地,找到了含有豐富鉀的鹽湖,這才打破了國際對鉀肥的壟斷,翻身農奴把歌唱!
他們找到鉀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