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薨世,太子繼位,即日登基。
皇後入住寧和宮,稱號改為太後。
皇貴妃入住景安宮,稱號改為皇太後。
先皇的其他妃子有的被放回去尋找家人,有的發配邊疆,有的則終生待在皇陵,為先皇守陵。
月朝的皇太後,年僅十四,是月朝最年輕的皇太後,幾乎一夜之間成了街頭小巷的話柄。
*
天兒剛亮,鶯靈便從景安宮外氣喘籲籲的跑進來。
看著還在熟睡的錦元,鶯靈急的搖晃她:“小姐,快醒醒,今日是皇上的登基大典,所有人都去了,但唯獨沒有人請小姐,你好歹也是宮裏的皇太後,他們簡直不把你放在眼裏。”
錦元被她晃得頭暈,拍開她的手,起身看了眼外麵的天兒,毫不在意的笑道:“不去也好。”
這些人她躲都來不及,何來的往上湊?
鶯靈不甘心,氣呼呼的,“小姐,再怎麼說您也是月朝的皇太後,皇上登基之日不請您,這說不過去。”
錦元下榻走到窗邊,看著陌生的環境,眉心染了淡淡愁容:“我空有封號,卻無實權,若是請我過去,豈不是當場打了榮太後的臉?榮太後雖不是皇上生母,但榮家在月朝地位尊貴,皇上剛登基,根基不穩,自是要依傍榮家,怎會在這節骨眼上讓榮太後不痛快?”
鶯靈聞言,唉聲歎氣:“也是,小姐真是可惜了,年紀輕輕的就守了寡......”
錦元回頭看著她,星眸慍怒。
鶯靈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趕緊捂住嘴,無辜的搖頭,放下手又趕緊解釋:“奴婢不是那個意思,奴婢隻是替小姐可惜。”
錦元淡淡淺笑:“如果這裏會是我的一方清靜之地,對我來說倒也舒坦些。”
“也是。”鶯靈臉上滿是崇拜:“不過小姐好厲害啊,竟懂得這其中的利害。”
錦元看向窗外,眉心的憂愁愈發濃了,似是陷入了回憶中。
舅舅是朝中大臣,和母親關係極好,經常來看望母親,給母親講一些朝堂上的事,久而久之她便記在了心裏。
可惜舅舅重病纏身,沒幾日便走了。
二房沒了舅舅的庇護,爹爹漸漸遠離母親,大房與三房也經常欺辱二房。
母親沒熬幾年就過世了,留下她一人獨撐二房,承受著大房和二房的欺辱。
如今她逃出來了,可心裏始終像壓著一塊巨石,喘不過去來。
宮女送來了早膳,將飯菜擺在桌上,也並未給錦元請安,直接離開了。
鶯靈氣的罵道:“這些混蛋就這麼對待皇太後的嗎?見了皇太後未請安不說,還將如此清湯寡水的飯菜送過來,她們太過分了!”
看鶯靈的架勢,想要出去找他們理論。
錦元皺眉,低喝道,“鶯靈,不準去,回來!”
鶯靈氣的跺腳,指著外麵一副高傲架子的宮女,“小姐,你看看她們,太過分了!”
錦元坐在軟椅上,執起筷子夾了一塊豆腐,朝鶯靈晃了晃,璀亮的星眸有著笑意:“在錦府我們能吃的慣,為何到了這裏就不行了?忘了我方才說的話了?”
“哎——”
鶯靈唉聲歎氣,為自己小姐不值。
*
今日是皇帝的登基大典,宮內侍衛多半都調到乾坤宮了。
錦元讓鶯靈在景安宮候著,她換上鶯靈的衣裳,拿了幹淨的錦布包了幾個熱饅頭,躲開宮女和侍衛,直奔棲月宮。
她在棲月宮待了一天,一天兩頓飯,除了硬邦邦的饅頭,還有冰冷的湯,根本沒法下咽。
棲月宮冷肅蕭條,荒涼的像是無人居住。
錦元不知住在這裏的啞巴是誰,不過能待在宮裏的,應該是哪位犯了事的主子,被皇上關到這裏了。
她敲了敲門,許久都沒動靜。
冷風蕭瑟,錦元凍的手腳冰涼,她推開房門進去,屋內素白幹淨,空無一人。
她將熱饅頭放在桌上,離開棲月宮。
在經過海棠閣時,隱約間聽到有人求救。
她腳步微頓,仔細聆聽。
有人求救,還是個孩子!
錦元躲在一棵大樹後麵朝外看了眼,方才來的時候這裏還有兩個守衛,這會竟沒了。
錦元內心掙紮了許久,終是提起裙擺朝著海棠閣的後方跑去。
海棠閣後方是一方池水,現在初春時節,池水冰冷刺骨。
孩子掉進去若是無人去救,即便不被淹死,也會被凍死。
孩童眼看著就要沉下去,錦元疾步衝過去趴在池塘邊抓住小孩的手,急聲道:“別亂動,我拉你上來!”
孩童的眼神有些渙散,錦元將他救上岸,不停的按壓著他的胸腔,讓他胸腔裏的積水吐出來
此時,遠處傳來雜亂的腳步聲。
“我看著太子朝這邊來的,咱們趕緊找,若是小太子有個好歹,咱們都得掉腦袋!”
幾個宮女侍衛腳步慌亂的朝這邊而來。
錦元見孩童吐出不少積水,這才起身朝著來時的方向離開。
太子落水,除了她之外四周無人,況且她還穿著宮女服,任誰見了都會聯想到其他。
走在最前麵的宮女看見小太子躺在池塘邊上,抬眼間又瞧見一個身影從海棠閣的拐角消失。
宮女看著那人的側影,眉頭緊皺,但也顧不上其他,趕緊招呼其他幾人將小太子送到東宮。
***
皇帝登基大典結束,皇後得知小太子落水,回到鳳儀宮,看著小太子躺在床榻上,臉色蒼白,旋即就給了宮女一巴掌,“連個孩子都看不住,本宮要你們有什麼用?!”
大宮女碧香上前,恭聲道:“娘娘,外麵有個宮女求見,她說小太子是被人推下水的,她知道那人是誰。”
皇後沉聲:“讓她進來!”
稍許,宮女進來,跪在地上。
皇後看著她,厲聲道:“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本宮,若有虛言,本宮要了你的命!”
宮女不敢有虛言,恭敬回話:“回娘娘的話,今日奴婢見小太子殿下一人去了海棠閣,奴婢怕小太子有什麼閃失,就找人和奴婢一起去尋小太子,等奴婢趕到時恰巧看見......”
說到這裏,宮女小心翼翼的看向皇後,“看見皇太後身邊的婢女鶯靈匆匆離開。”
“皇太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