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湛離坐在書房裏,下人稟報:“老爺,小姐喝醉了,正在回來的路上了。”翁湛離點點頭,揮了揮手,下人便告退了。
沈知韞走進來,嗔怪道:“都知道雲禾不能喝酒,還偏偏送酒過去。”
翁湛離笑笑,放下書說道:“我就是要告訴他,我翁家女子隻需要懂禮節,識大體即可,那些世人都要遵守的迂腐,我們雲禾大可不必理會。”
沈知韞笑了笑,給自家的丈夫倒了一杯茶:“想來那四殿下也是誤打誤撞才遇到雲禾的,不要如此緊張。”
翁湛離哼了一聲,不開心的說道:“我們家雲禾才十歲,就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了,我不得上上心嘛。”
二人交談了幾句,下人又來稟報翁履書回來了,沈知韞又急急忙忙到女兒的院子裏照顧她去了。
翁知禮背著翁履書進入院子,沈知韞遠遠的迎接上來:“喲喲,這個小調皮,又讓你哥背。”翁履書臉蛋紅紅的笑了幾聲。
翁知禮小心翼翼的把翁履書放在床鋪之上,然後拱手說道:“伯母,知禮先告退了。”沈知韞笑笑:“都是一家人,我就不說客套話了。”
翁知禮點點頭,心疼的看了一眼熟睡的翁履書,轉身走了。
沈知韞看著女兒嬌憨的樣子,對著掐春吩咐道:“好好照顧她,明天早上估計又要頭疼了。”掐春點點頭:“是,夫人。”
看著夜深了,掐春給翁履書褪去衣裳,擦了把臉,讓翁履書好好的睡了。
翁湛離還在父親翁寒時的屋子裏。
翁湛離開口道:“父親,這皇家如虎狼,不可讓雲禾攪進去。”翁寒時點點頭:“現在的三個皇子裏個個都是看不懂的玩意。”
翁寒時喝了一口茶:“幾日後又是皇後的生辰了。”翁湛離點點頭:“皇後的請柬已經送來了,上麵還說讓雲禾一起去。”
二人一邊喝茶一邊說話說了許久,沈知韞放心不下,在門外輕輕敲了幾聲。
翁寒時揮揮手:“回去罷,雲禾是個聰明人,都會知道的。”
翁湛離站起身來行了拜別禮,低頭退了出去。
第二日翁履書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掐春看著自家小姐急急忙忙的樣子,笑著安慰道:“小姐不要著急,太老爺進宮給皇子授課去了,宮裏留他用膳,一時半會回不來。”
翁履書拍了拍胸口:“嚇死我了。”
翁寒時是當今皇上的太傅,現在的皇子也讓翁寒時跟著管教,不過翁寒時推辭說自己老了,故而隻說做授課夫子,偶爾授課。
翁履書才起來收拾好,沈知韞就過來了。翁履書有點嬌羞的喊道:“母親。”沈知韞輕輕打了一下翁履書的頭:“每次喝醉酒都讓你哥背,害不害羞。”
翁履書嬌憨的笑笑:“這不是那酒太香了嘛。”算了算日子,翁履書接著說道:“中秋也快來了,馬上又可以釀桂花酒了。”
沈知韞笑著點點頭,翁履書此時才注意到今日的母親穿著華貴中又帶著清新之氣,和往日的打扮大不相同。
翁履書有點疑惑的問道:“母親,今日是要出門嗎?”沈知韞點點頭:“你二叔家沒有女眷,很多事情我要跟著幫忙。”
翁履書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沈知韞看了一眼沉思的女兒,開口說道:“雲禾雖然年紀尚小,但是還是可以學習了。”翁履書有點疑惑:“我該學習什麼?”
沈知韞笑著不說話,對著恰春說道:“去給小姐拿個麵紗過來。”掐春點點頭。
沈知韞就帶著自家的丫鬟靜茹以及翁履書,掐春幾人出門了。
翁履書帶著麵紗,想來應該是要去拋頭露麵的地方,不然自己不用如此小心的。沈知韞握住翁履書的手,示意她不要緊張。
等到下馬車,翁履書發現是在東街,東街是京古最見不得光的地方,因為這裏聚集了所有齷齪的事情。
和柳河邊的繁華正好成為鮮明的對比,這裏更多的是貧寒的老百姓,已經無恥下流的交易。
翁履書有點害怕,但想著母親在自己旁邊,又鎮定下來,走得還算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沈知韞注意到了這些小動作,心裏暗暗的點點頭。
沈知韞不顧那些人肮臟的目光,徑直來到了東街最高的一棟樓麵前。靜茹走上前拿出翁府的牌子。
那小廝一看就明白了,指了指二樓說道:“夫人請,東家已經在二樓等著了。”沈知韞點點頭,靜茹收起腰牌,走在前麵開路。
翁履書的眼睛裏先是震驚,但是又立馬冷靜下來,翁履書想,自己應該知道是什麼事情了。
幾日前沈知韞曾經提到過,家裏出了不幹淨的人,翁履書想,今日估計就是那個人的下場。
沈知韞來到二樓,有一個兩撇胡子的男子對著行禮:“翁夫人果然是不同凡響,連東街都敢親自闖。”
沈知韞笑笑:“這怎麼叫闖呢,這隻是來處理我的家事罷了。”東家笑笑不說話。
沈知韞接著說道:“人我已經帶過來了,給你處置,留條命就行。”東家點點頭:“小人為翁府辦事許多年,流程我都懂。”
隨後看了一眼戴著麵紗的翁履書,有些猶豫。沈知韞點點頭,那男人才接著說道:“如果我沒猜錯,此人應該是邊疆那邊來的。”
沈知韞麵色凝重的點點頭,又交代了幾句。那男人就出去了,沈知韞也揮揮手,靜茹帶著掐春去門外守著。
翁履書這才開口問道:“母親,就是前幾日那個人嗎?”沈知韞點點頭:“雲禾可知道她做了什麼事情?”翁履書搖搖頭。
沈知韞的臉色沉下來,語氣不悅的說道:“她偷偷潛入藏書樓,妄想縱火。”翁履書驚訝的微微瞪大眼睛。
翁家中有一棟藏書樓,彙集天下藏書,價值連城,多少人慕名而來,但是最多隻可在外麵參觀,不可外借。
世人皆知翁家是文人榜樣,天下讀書人的代表,藏書不計其數。
翁履書默默的不說話,沈知韞接著說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隻留家生子,很少有外來人的原因。此次也是我不小心,差點釀成大禍。”
翁履書點點頭,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