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霞看著蠶兒吃桑葉,聽著隨即響起,活像下雨的“沙沙”聲,思緒又飄到了服裝畫冊上去。
她聽大人說,公社固定收蠶繭的蠶繭站把繭收起來,是運到外麵,弄成絲,然後做成絲綢。
絲綢,是最好的布料,拿來加工美如雲霞的衣服,古代,隻有王宮貴族才有資格和錢財享用。
向霞想,那衣服穿起來肯定也跟雲霞摸起來一樣美好舒適。
蠶繭都能賣到十幾塊一公斤,那經過那麼多道工序做出來的衣服,她們這裏的農村人自然是消費不起的。
向霞突然想到書上學的古詩《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她咬了咬唇,憑什麼,她一定要想辦法讓全家人都穿上絲綢衣服!
讓整個生產隊的人都穿得起絲綢衣服!
而且是她設計的,樣式新潮的絲綢衣服!
以後生產的隊服,就該是絲綢做的!
向南澤背了一個紮籠進來,用鐵鍬把向霞她們堆在牆角的蠶沙裝進紮籠裏。
紮籠是一種很高,容量很大的竹背簍。
他再背出去,倒到地裏,作為肥料。
幾隻雞就像發現寶藏似地,趕緊衝過去在蠶沙堆裏一陣亂刨。
要是有遺漏的蠶,對它們來說就是無上的美味。
一個穿著“紅袍”,渾身油亮的大公雞饞了,趁著沒人注意,悄悄地溜進蠶房,對著最低的那個蠶框裏麵的蠶一陣猛啄。
它吃得正歡,王香洗好碗過來了,看到這情形,氣得血壓都高了,衝過來一邊趕雞,一邊大聲叫罵。
雞一著急,慌不擇路,不往門外衝,卻往裏麵衝,往蠶架上飛。
向霞回神,趕緊幫著趕雞。
裏頭那個蠶房的人也出來一起趕雞。
大公雞終於被趕到了外麵,被鄰居家養的土狗一陣猛追,外麵頓時雞飛狗跳。
一家人的心在滴血,雞吃了好多蠶,那個蠶框都空了一個角,雞飛到蠶架上,還踩死了好多隻蠶。
蠶皮很薄,裏麵以液體為主,輕輕一掐就破皮死掉,何況被大公雞那麼鋒利的爪子踩、摳上去,那可都是錢啊!
現在蠶已經快進入四眠,四眠之後,幾天時間後能上架結繭賣錢了!
王香先是罵了向霞幾句,怪她沒有看好蠶架,然後,揚言晚上就要把那隻大公雞給剁來吃了。
向霞一點都不敢吭聲,但她知道,王香肯定舍不得剁,還要留著賣錢呢。
王香嘔著氣,下午一家子上坡給包穀鋤草,她硬是半天沒講一句話。
向霞看著,心裏難受,這都是窮的,來錢太不容易了。
蠶就是這裏最大的收入,所以,她以後除了好好學習裁縫手藝,靠著這個獲取收入,還得幫著家裏好好養蠶?
說起來,養蠶其實是個技術活,蠶是很容易生病的,有的人技術實在太差,一季蠶養到最後,已經死了一大半,最後,就背不足十斤繭去賣,質量還差,大家都會暗地笑話。
她以後一定要好好跟父母學習怎麼把蠶養好,把養蠶的規模擴大。
在保證技術的情況下,蠶養得越多,收入就越多。
當然,前提除了有足夠人手,還得有足夠的桑樹,桑葉夠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