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零榆從大家的交談中得知,沈夫人丟了一條價值八百萬的祖母綠項鏈,不查清楚絕不罷休。
這沈家是名門新秀,雖不如顧家有底蘊,但財富和地位,也能超越現場大多數人。
此事一出,保安立刻封鎖了現場所有出入口。
沈夫人不停地催促著,“你們辦事效率這麼慢,賊都要跑了。”
方夢妮和沈夫人之前見過兩次,自覺算是朋友了,在一旁分析道:
“我覺得,應該是參會的人裏麵,有手腳不幹淨的,對您不滿或者看上了您的項鏈。不然怎麼隻您一個人丟了東西,如果是有備而來的賊,應該丟很多東西才對。”
沈夫人讚許道:“你說的對。那項鏈是我先生送給我的第一份禮物,所以我格外珍視。突然被盜,我都急糊塗了。你這麼一分析,我就有法子了。”
沈夫人走到台上,拿起話筒,“我懷疑偷項鏈的人就在現場,請把包存放在C區的女士們先生們,開包讓保安檢查一下。”
盡管有少部分人覺得侵犯隱私,但大部分人都不想得罪沈家,表示理解同意。最終也隻好少數服從多數。
一大群人圍進C區,都想知道賊是誰。
最後,保安在簡零榆包裏,找到了丟失的祖母綠項鏈。
這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看起來冷豔高貴的顧夫人,背地裏竟做出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
方夢妮朝她的小姐妹使了個眼色,小姐妹立馬說道:“我聽說顧夫人沒嫁進顧家之前,是個窮苦人家的女兒。能做出這種事情,不足為奇。”
有愛嚼舌根的人已經議論開來:
“我早就聽說,顧辰軒之前的未婚妻是方夢妮,這顧夫人肯定使了手段才擠走方夢妮。”
“市井小民就是這樣的,改不了偷偷摸摸的毛病。”
簡零榆遭受著大家的白眼,呆愣在原地,她怎麼也想不明白,項鏈為什麼會出現在自己包裏。眼見為實,現在,又有誰會相信她?
沈夫人瞪了她一眼,“你想要什麼東西,讓你先生買給你不好嗎?非得惦記我的。”
簡零榆委屈地都要哭了,“不是的,這項鏈真不是我偷的。”
人群裏有人嘀咕,“怎麼沒見顧總?”
從搜包到現在,顧辰軒一直沒有出現。
另一個人說道:“肯定是嫌自己老婆丟人,找地方躲起來了吧。”
沈夫人自然不會放過簡零榆,“這麼多雙眼睛都看見是從你包裏找出來的,你還狡辯。你說,這件事情怎麼處理?”
簡零榆兩手擦著眼淚,眼睛紅得像兔子,哭的雙肩一抖一抖的,“真的不是我偷的。”
方夢妮向沈夫人求情,“她不懂事,您別和她計較。您有沒有別的心怡的項鏈,我送您一條,算是代替她給您道歉了。”
沈夫人直言不諱,“她搶了你男人,你不恨她?還這麼幫著她。”
方夢妮歎息一聲,苦笑著搖搖頭,“是我的問題,和辰軒哥沒有緣分,不能怪她。”
大家都覺得顧辰軒瞎了眼,放著這麼好的方夢妮不要,娶個賊做老婆。
這時,人群後麵響起沈先生的聲音,“大家都讓讓。”
沈先生後麵跟著顧辰軒,眾人連忙讓出一條路來。
沒想到,沈先生“啪”一巴掌,打在沈夫人臉上,“給顧夫人道歉。”
沈夫人捂著臉,哭喊道:“你憑什麼打我,她偷了我的項鏈,你竟然還要我道歉。”
沈先生從口袋掏出來一條祖母綠項鏈,和丟失的那條一模一樣。
他摟過沈夫人,趁機在她腰後麵輕輕一掐,“看清楚,你的項鏈在這裏。你讓我幫你放包裏,結果我搞忘了。”
熱戀的時候,沈夫人喜歡玩劇本殺,每次沈先生掐一下她的腰,就代表著暗示。
沈夫人立刻會意,連忙改口:“顧夫人,對不起,是我冤枉你了。來之前,我覺得這項鏈和衣服不搭,就取下來交給我先生,讓他幫我放進包裏,沒想到他一直沒放進來。”
顧辰軒也摟過簡零榆,厲聲說道:“我想給夫人一個驚喜,買了項鏈放她包裏,沒想到鬧這麼一出烏龍。”
大家吃瓜吃到最後,反倒被撒狗糧,頓覺無味地散去。
方夢妮按壓住心裏的驚訝和嫉憤,問顧辰軒:“辰軒哥,小簡的項鏈,真是你送的嗎?”
顧辰軒反問:“你不相信?”
方夢妮感受到他情緒不好,連忙笑著誇讚,“我信呀,隻是這項鏈太好看了,沒想到你這麼會挑禮物。”
顧辰軒忙著教訓簡零榆,敷衍了幾句就帶著簡零榆離開了。
回家路上,顧辰軒才冷冷地開口:“你知不知道,你偷東西,不僅影響你自己,還丟我的人?”
這件事情,他原本沒有在意,和幾個男人在外麵打台球。
林哲突然跑過來,說簡零榆偷東西被抓住了。
他絕不允許顧家出現任何敗壞門風的事情,連忙聯係沈先生,答應了沈先生一個月之前的合作邀請。
沈家和顧家合作一個月的收益,能比得上之前一年的收益,沈先生自然也答應幫顧辰軒處理這件事情。
現在買一模一樣的真正祖母綠項鏈肯定是來不及的,但假的卻有很多。
於是,這件事情被顧辰軒用商業利益,巧妙地處理了。
簡零榆啜泣著,“我真的沒有偷東西。”又補充了一句,“謝謝你。”
她知道,顧辰軒可不會送她項鏈,他幫她,隻因為她是他名義上的妻子。
顧辰軒抬起她的下巴,目光森然,“你別惹禍,別再偷東西,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簡零榆聲音淒怨,有些失控的喊道:“不管我怎麼樣,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你都不相信我!你以為你是誰?你憑什麼這麼對我!”
別人看低她,誤解她,都不是最致命的,身邊人的傷害才是。
顧辰軒看著她委屈不甘的樣子,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她的眼淚,好像滴進了他心裏。
他似乎相信了她,“今天的事情,就當是個教訓,以後當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