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來了孫大樹家,還了三十文銅板,又將孫山家的一百文糧食錢還了,其餘的三三兩兩,都挨個還了過去。最後,是五奶奶家,也是欠得最多的一家。孫大柱回家拿了一條魚,將欠的銀子一並給了五奶奶。
五奶奶看著他帶來的東西跟銀子,問,“是青兒回來了?”
“不是,老嫂子,您拿著吧!家裏賣了點東西,換了銀子回來,正好夠您家跟村裏人的。我把欠大家的銀子都還了。”
孫大柱人雖老實,但也明白財不外露的道理。他並沒有將自家得了二十兩銀子的事告訴五奶奶,不是怕五奶奶惦記,而是怕萬一五奶奶過於高興,旁人來打聽,說露了嘴,會有人上門來借。
也不是他小氣,隻是眼下的局麵,這些銀子就是活命錢,不能外露。
五奶奶是曉得孫大柱家裏情況的,他家裏有什麼東西,自己一清二楚。家裏窮的都對不起耗子,哪兒還有東西拿去賣?
“大柱啊,咱們雖然窮,但不能幹那傷天害理的事兒啊......”
聽了五奶奶的話,孫大柱笑了,說:“老嫂子,您放心吧!偷雞摸狗的事兒,我不幹!其實,是那隻小黃鼠狼的爹娘,給送了一些東西過來,我就拿去賣了。正好賣了些銀子,夠還債,就來把欠大家的錢都給還了。”
“這樣啊…早就聽說黃鼠狼這東西,有靈性,沒想到是真的。你救了它們的崽子,它們來報恩,應該的。隻是,你把銀子都還債了,自家日子咋過?”說著,她將銅板又推向孫大柱,“你拿回去,先過日子。我又不急用。”
“不用不用,我手裏還有一些。老嫂子,您就收下吧!”
孫大柱感激地看著五奶奶,道:“你就放心吧,我會好好過日子的。過些日子青兒就該回來了,到時候,我想把家裏再翻蓋一下。”
“要的,是要好好修一修家裏了。”
“是嘞,行,老嫂子,您就先歇著,我回去了。”
說完,孫大柱離開五奶奶家,直接回到家中。
到家後,他發現家裏有人在,剛進門就聽到了柴房裏傳來的說笑聲。進去一瞧,是村裏孫岩家跟孫大胖家的媳婦,李氏和周氏。
她們瞧見孫大柱回來,也露出了笑臉,“孫叔回來了啊?”
“啊?啊…回來了。”
孫大柱都懷疑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平日裏,村裏人都怕他們家人上門。今天,怎麼還有人主動過來?
“老頭子,都還完了?”
“嗯,還完了。”
孫大柱老實巴交的坐在門檻兒上,笑了笑。
錢氏也跟著鬆了一口氣,欠了那麼久的外債,終於還完了,不用再被人戳脊梁骨罵了。
李氏和周氏聽著二人的對話,互相看了一眼,李氏笑道:“哎,孫叔,方才我家男人瞧見您背了好些個糧食回來。可是在哪兒發了財?都是鄉裏鄉親的,若是有發財的路子,孫叔你也指點指點我們?”
“就是就是,大家都一個村兒的,眼下大旱雖是解了,可家家的日子還是沒改變,一個個都窮死了。我們窮不要緊,家裏的孩子也要吃飯呀......”
聽到這兒,孫大柱才明白,二人為啥上門。
正當他不知大說什麼的時候,孫瑤過來說:“也沒什麼好路子,就是前陣子不是采了好些個蘑菇?我爹把它們曬幹,拿去鎮上賣了。對方沒給銀子,就給些雞蛋跟兩隻雞,還有稻糠。想著馬上冬天了,裝點稻糠做棉衣。”
這些人什麼德行,孫瑤是知道的。前兩天,她去井邊打水,李氏跟孫壯壯一起欺負她,說她家窮都要窮死了,還生娃出來占用水。明裏暗裏,除了鄙夷外,還對她新出生的小侄女充滿了怨念。
說一些難聽的話就算了,她居然說自己的小侄女遲早要被餓死!
這、她忍不了!所以就跟他們吵起來,最後還動了手。
她才不是什麼深明大義的人,肯定不會以怨報德,做好人好事。
聽了孫瑤的話,李氏臉上露出難看的神色。她想起自己剛跟孫瑤吵過架沒多久,肯定不會跟自己說哪兒來的賺錢路子。想到這兒,她十分後悔,為啥當初要跟孫瑤吵架?
就在她想著如何跟孫瑤冰釋前嫌的時候,孫瑤笑著說:“李嫂子,我說得都是實話。我家窮,你是知道的,這眼瞅著就到冬天了,肯定要想法子過冬。幹蘑菇雖不如新鮮的值錢,也能賣點辛苦錢。你要是信,久趁著有的時候多采點去鎮上問問,看誰要。要不信,我們也沒辦法。”
孫瑤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十分誠懇,久連李氏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錯怪了她。
“原來是這樣啊…”周氏若有所思點頭,“既然是這樣,那我現在就去山上看看,要是有,就多采點!孫叔,錢嬸子,我就先回去了。以後有時間我再過來玩!”
“哎,好。”
錢氏呆愣愣的看著周氏離去的背影,就聽李氏說自己也有事,跟著去了。
二人走後,孫瑤把大門關上,回來就聽錢氏教育自己,“瑤兒,你怎麼能撒謊呢?”
“我......”
“瑤兒這事兒做得對。”
孫大柱在那兒,低頭看著自己露出腳拇指的鞋尖,“咱家咋來的銀子,不能往外說,更不能說有多少銀子。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老婆子,瑤兒剛剛做得對。”
錢氏張張嘴,也沒反駁別的,隻小聲說了句‘那也不能說瞎話啊’。
孫大柱聽了,無奈搖頭。自己這個媳婦,啥都好,就是心眼子太實誠。
“娘,我知道了,以後會注意的。”
孫瑤說。
當天中午,錢氏燉了母雞湯,又煮了好幾個雞蛋,給每人一個分食。吃完,眾人臉上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隨後,孫大柱就跟幾人商量蓋房子的事兒。
“馬上就十月了,要再不動工,就冷了。上凍後,就蓋不了了。所以,這兩天咱們就要找人來蓋房,不然,冬天就得在柴房裏挨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