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斌!建斌!看見俺家建斌了沒有?”
匆匆趕來的劉玉萍看到垮塌的山洞,臉上頓時沒了血色,顫著聲詢問著鄉親。
“剛還看到呢,哦,在那呢!”
順著鄉親指示的方向,劉玉萍看到心有餘悸的陳建斌以及躺在旁邊傻笑的陳漢生。
劉玉萍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抓著陳建斌和陳漢生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檢查。
“沒事,我沒事,媽!”陳漢生忙說。
劉玉萍臉上這才恢複了血色。
陳建斌回想起剛才驚險的一幕,仍舊兩腿發軟。
“漢生,你咋知道這山洞要塌?”
“我哪知道?我急著找你是有事來著。”陳漢生當然矢口否認。
倘若是再晚個幾年,等氣功熱興起。
陳漢生說不定還真就借著這個由頭,忽悠出一番天地。
可現在盡管不會被拉去批鬥,對他自己倒也沒啥好處。
萬一以後自己功成名就了,反而會成黑曆史。
陳建斌又問是啥事,陳漢生以“被嚇的給忘了”糊弄過去。
“人沒事就好,人沒事就好。”劉玉萍不住的念叨著。
工地上的負責人也被嚇的麵無血色,沒出人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不過山洞垮塌,這水渠是沒辦法修了。
原來的方案得回去重新討論,不找出哪裏出的問題,誰都不敢貿然開工。
安全起見,負責人讓渠上的村民全都撤回。
就留了兩個年輕的幹事,駐守在渠上。
一方麵,防止村裏的孩子靠近這裏;
另一方麵,萬一這後續再出現滑坡什麼的,也可以提前預警,有個準備。
陳漢生一家人回了家,屁股還沒坐熱呢,便有人尋上門來。
陳建斌出門一看,是剛才和自己一起蹭煙抽的一位老哥。,
老哥被人簇擁著,村長在末尾賠笑。
“這是漢生的父親,陳建斌,那個就是陳漢生。”
老人身側,一位穿著白色襯衫,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人上前一步。
激動的握住陳漢生的手,不住的表示感謝。
村長見陳漢生沒什麼反應,忍不住提醒。
“漢生,還愣著幹嘛?這位是縣裏的何副主任!”
“噢!何主任,來屋裏坐。婷婷,把家裏的茶葉拿出來。”
“是副的,副的。”
“哎呀,反正都是主任,沒區別。”
陳漢生嘻嘻哈哈,一番話說的,讓何百川握著陳漢生的手都不由的加重了幾分。
瞧著孩子多會說話!
村長瞧見,忍不住偷偷拍了自己一下嘴巴,他怎麼就沒想到把這“副”給去掉呢?
“這次幸虧有漢生,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才好......你瞧我這來的急,都沒帶什麼東西......”
若不是陳漢生將人拉出來,陳百川怕是已經見不到父親了。
他萬分感激,將手腕上的一塊表取了下來。
這年頭手表還是稀罕貨,手腕上帶個表,輪起來都帶勁。
一旁的村長看的羨慕不已,何百川手腕上這塊表估計得六七十塊錢,得他好幾個月的工資。
“湊巧而已,也是咱們福大命大,命不該絕。”陳漢生推辭道。
陳建斌哪曾想到跟自己一起蹭煙抽的老哥有這麼大的來頭。
老實巴交的漢子,局促搓著手:“不好意思,家裏地方小,將就一下......”
何榮倒是不以為意,熟練的往炕上一座,雙腿一盤,便說:“現在可比以前好多嘍,十幾年前,我就是在咱們村裏插的隊,那時候才叫苦,記得你家那時候也是逃難才到這裏的吧?”
聊起過去的事情,感情一下子拉進了不少。
何榮是水利方麵的專家,村裏用水難,引水更難。
這次水渠項目能順利落地,他居功至偉。
甚至自薦成為水渠的設計師,就是想給村子做點事情。
這次的水渠,從勘探到設計,再到施工。
從頭到尾他都親力親為,保證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
在最難的開山引渠這裏,他還拉來了在國內叫得上名的水利專家,一同幫忙參謀。
然而誰曾想,還是出了意外。
劫後餘生,何榮也沒半點喜色。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
隻要找不到出問題的地方,這水渠就沒辦法開工。
那村民用水難的問題,又不知道得拖多久。
聊著水渠的話題,陳漢生忽然想起來。
因為父親在此次事故中遇難,他曾詳細關住過水渠的全部文件。
事故之後,又耽擱了好多年,才終於重新確定了方案。
之後的方案更成為山區引水的經典案例,被廣泛借鑒引用。
“娃子山地質幹燥,山體內裂隙嚴重,雖然更容易開山,但是極易發生垮塌。不能換個地方引水嗎?”陳漢生回憶著曾經看過的那些資料。
何榮笑著搖了搖頭:“修水渠可不是玩泥巴,哪有那麼簡單。想要引水,娃子山是必經之路。現在的這個水渠的洞口,也是經過我們反複的討論和驗證,已經算是最容易挖渠的一處了。”
何榮隨手用手邊的東西,擺了一份附近的山圖,簡單的說了一下水渠的設計。
陳漢生將代表現在水渠洞口的瓜子往上移了移,看向何榮:“何教授,有沒有考慮在這裏挖渠?”
別說何榮和何百川這種內行了,就連外行的村長都不由得笑出了聲。
“俺說漢生你這娃娃,平日裏的書都讀哪裏去了?這水往低處流,天經地義,你將水渠挪高了,這水還能自己張腿了往高處爬不成?”
“加水泵的話,成本太高。”
何百川也笑著搖頭,縣裏本來就窮,別說村裏,就算是縣裏也沒做到全縣通電,村裏哪用的起水泵。
“這裏雖然呈一個升高的狀態,可是從水源起點來算,總體海拔並沒有高出。”陳漢生補充道。
原本還笑嗬嗬的何榮突然愣住,低頭凝視著水渠的簡易圖,接著眉頭越擰越深。
接著猛然抬頭,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似的,驚喜的看向陳漢生:“你的意思是倒虹吸!”
陳漢生對這些專業術語不了解,隻能憑借記憶說個大概。
但是何榮可是其中的專家。
當年方案拖延了好多年就是因為對此地最為了解的總設計師何榮的不幸遇難。
經陳漢生這麼一提,他幾乎立刻抓中了其中的關鍵。
畢竟這可是多少人的血和汗才澆築出來的中華奇跡。
倒虹吸是工程中的一種技巧,利用上下遊的水位差,像虹吸原理那樣,在一個範圍內可以讓水逆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