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機構的手續很快就辦妥,賀祺睿在第一時間從劉文娜手裏拿到了貸款。
看著這筆啟動資金,賀祺睿心中的壓力一點也沒有減少。
他毫不耽誤地把錢存入工程款預存賬戶,拿到了開工許可證。
預計各種材料降價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正好可以用來做宣傳。
隨後,他通知張知畫準備材料。並且明確要求,當材料價格在目前的基礎上再下降五個百分點,就可以買進供料。
張知畫當然是滿心的不樂意,他做材料供應這麼久,早就摸索出一套低價儲備高價出售的經驗。
賀祺睿倒好,直接把他的思路打亂。
如果不按照賀祺睿說的做,那麼算上倉儲費,他的成本還有可能會增加。
但轉念一想,這不是說明賀祺睿很厲害嘛。
為了以後的發展,他隻好吞下這口氣!如果賀祺睿真的做起來,那麼以後賺錢的機會豈不是更多了......
在張知畫自我安慰的時候,外麵傳來的消息更是給了他一劑定心丸。
主管青山市基礎建設的薛副市長,親自出席了東郊爛尾樓的重啟儀式。賀祺睿當然是在盡量減少變更手續的情況下,將項目進行了重新的包裝和定位。
在薛市長站台講話後,本地媒體更是大肆渲染。加上城東經濟圈的區域性打造計劃,賀祺睿的爛尾樓頓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老百姓就是喜歡聽別人忽悠。經媒體這樣一報道,很多人對城東的發展也極為看好。在實地考察後,不少人打算投資東城區。
國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把對房子的炒作看成了投資。
以前老祖宗恨不得把所有的錢都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可是現在的人,除了留下一點零花錢,都喜歡把錢放到別的地方,有的叫投資,有的叫理財,後來發現這些錢給別人還是不安全,就開始投資固定產......
這種現象已經深入骨髓,要是有人提出異議,一定會被大家看做是大傻帽。
賀祺睿這天正在爛尾樓前指揮工作,有幾個群眾過來問他是不是這裏的領導。
賀祺睿當然點頭,他一臉茫然,不知道這些老百姓找上自己有什麼事。
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老百姓竟然是來詢問他,這個樓盤什麼時候開賣。
“這是個爛尾樓,周圍這麼多樓盤,你們怎麼打聽我這裏?”賀祺睿疑惑地問。
“他們的樓盤沒有市長來過啊!”
“爛尾就爛尾,這不是要修起來了嘛!”
“你們這樓房我估摸著會便宜一點,所以就問問。”
賀祺睿笑著點點頭,老百姓還是很樸實的:“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樓房要是質量有問題呢?”
“那麼多驗收的人是幹什麼的?”
“就是!反正現在的工程都是終身製,如果有問題,你得被抓進去!”
“反正也不是我自己住,隻要價格到位就好!”
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說的可都是心裏話。
賀祺睿笑著對大家說道:“很高興你們來看樓盤,我這邊一切正常後,就會去辦理相關手續。等手續齊全了會先拿出一些房子預售。到時候應該會在電視上打廣告,你們看到信息過來就能辦理了!”
“大概多久?”
“對!大概什麼時間有準信?現在樓盤剛開售就沒房源了,你得看在我們這麼主動的份上,給我們留幾套!”
賀祺睿高興地和大家說道:“快則三個月,到時候有空,你們過來。我們的預售中心,應該就是在這裏。”
賀祺睿說著指了下樣板房的地方。
把這幾人送走,賀祺睿心情很是不錯。一直擔心房子會不好賣,可是眼下正是行業的黃金期,根本不用自己發愁。
如果在三個月後拿到審批手續,提前預售一半的房子出去,張知畫的錢,以及那塊地的貸款也就能還上了。
如果後麵還需要錢的話,剩下的房子再放出去一些就好。
如果一切都按步就班,那麼資金越來越寬鬆。
做兩個項目下來,接個稍大的盤子也就有可能了。
想到自己幾乎是空手套白狼,賀祺睿心中就有些後怕。
可千萬別出什麼岔子!現在要是出個意外情況,神仙都救不了他。
楊誌成現在一頭紮在技術人員中,成天討論著項目的進展,積極布置下一階段的計劃,對賀祺睿深信不疑。
他本是技術人員出身,做起這些來倒是得心應手。以前公司發展起來後,各方關係需要他出麵協調,於是就很少在工地了。
樓盤爛尾的原因他仔細分析過,他的資金出現問題是事實,但是基層的人員實力不過關,在該把控、預警的地方沒有做好,這些問題也是存在的。
如果是他自己控製這些細節,很有可能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因為放不下這個樓盤的感情糾葛,也因為他心中的懷疑,現在有賀祺睿掌控外圍,他便想用自己的實力來驗證他以前的猜想。
賀祺睿本來擔心的就是現場管控,還打算把和正集團以前幾個骨幹挖過來。但是在看到楊誌成忘情地工作後,他覺得就算找來和正集團以前的員工,現場也不會有現在好。
除了楊誌成在這裏摸爬滾打多年,各方麵都很是熟悉外,他身上還有一股勁,這股勁是別人不會有的。
那是經曆過滄桑的成熟,還有著不屈不撓要把事情做好的堅韌。
賀祺睿真心感謝他,但是他知道,這樣的狀態隻能維持這一個項目,下個項目就不會是這樣了。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很少有人能做到。
再說,對大多數人來說,要的是經驗。做出成績之後,就可以躺在經驗上過日子。
賀祺睿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楊誌成和張知畫幫了他,他一定不會忘記。
但是不能拉著他們繼續做下去。
張知畫的合作倒是可以,但是楊誌成和他的這種直接的領導關係是不能繼續的。
等這個項目結束後,聽聽他的意見,做個切割是很有必要的。
賀祺睿已經想好了以後的路,或許有些人會說他杞人憂天,但他有自己判斷事物的準則。
未知的事情可以預料,但是充滿的變數太多,他曾耗費過巨大的精力,對未來做了詳細的謀劃,決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因為他要的不是當下,而是轟轟烈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