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陽光孤兒院正好處在城裏一處有利的商業發展地段,政府有心在這片地段發展,而強力集團的董事長憑借和市長的叔侄身份,拿下這次拆遷和建造工程的項目。
在強力集團的威逼利誘下,大多數拆遷項目都得以“順利”進行,隻有陽光孤兒院。
強力集團給不出孩子們的好去處,也給不出孤兒院的新地址,隻願意象征性地賠點錢。
林長青自然不願意,帶著護工和孩子們負隅頑抗,最終這件事驚動了強力集團的上層,他們給出的處理方案是:
強製處理。
而且,陽光孤兒院一點拆遷款都拿不到。
最終,強力集團放火燒孤兒院,然後假仁假義派人參與救助,大部分人得到救助,卻造成了一死一失蹤。
死的叫周清清,失蹤的,叫周尋。
果然是他!
陳琦長出一口氣。
實際上,他已經通過李海明查出了那三名死狀淒慘的工人,就是當年背靠強力集團,在孤兒院為非作歹,幾度將孤兒院逼入絕境的工頭組織。
結合這些線索,陳琦終於拚出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分析出,周尋接下來的複仇目標是誰?
陳琦翻閱著筆記,根據林長青在日記上記載的事件,他總結出幾項大事件,挑出了周尋可能對哪些人心懷仇恨。
“說不定周尋還是根據仇恨值複仇的。”陳琦苦中作樂地想到。
首先是當年拆遷項目的工頭,據說是董事長兒子的狐朋狗友,在孤兒院作威作福,幾度打傷孤兒院的護工,甚至對孩子們大打出手。
其中,叛逆的周尋尤其受他們的“喜愛”。
“怪不得周尋第一個殺他們。”陳琦看著手機裏日記本的文字,噓唏不已。
三個成年人以毆打小孩為樂,哪怕有林長青和護工們的保護,周尋依然受到了很多非人的毆打。
“隻能說死有餘辜吧。”陳琦心裏對三個工人的一點同情消失,回想到林長青日記本上的文字,心裏隻剩憤怒。
除了這三個工人,強力集團的黃經理,極有可能是周尋的下一個複仇目標。
在林長青的日記裏,黃經理是個矮小猥瑣的男人,極喜歡對孤兒院的女孩子動手動腳,成天跟著拆遷隊裏的工人廝混。
除此之外,黃經理還經常使手段斷掉孤兒院的水電和物資。
據林長青的記載,周尋對黃經理這種傷害性不高,惡心性極強的操作很是厭惡。
在接下來就是收取賄賂充當保護傘的警察局所長。
林長青曾多次報案,但每次都被所長壓了下來,還派人將林長青打了一頓。
因為這名所長,陽光孤兒院的消息根本沒法傳出去。
所以周尋大概率也會找這名所長的麻煩。
最後就是這場案件背後的核心人物,拆遷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背靠董事長和市長的關係,如今已是強力集團的二把手。
正是有他的示意,手下的人才得以賄賂警察局,在拆遷區域為非作歹,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