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補貨周期是10天,但每種貨的補貨時間都不同,周中一定要上帳,周末再上一次帳、然後做一次帳物核對,提前三天將補貨清單拉出來後,您遞給工廠那邊。這樣給工廠多了備貨時間,他們就沒有理由砍訂單。同時也給途運留足了時間,可以在陸運和河運之間做選擇,主動權在您這邊。”
鄭斯南在唐麻子說出對她的安排之前,飛快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她覺得應該能打動唐麻子,應該能說服她同意自己一周多幹一天。
“你什麼時候發現工廠那邊卡我訂單的?”唐麻子不動聲色地問道。
“我記帳的時候看到有兩個月的到貨不足,開始的時候以為是您在控製下單量,但後來看到又有臨時補貨。我算了下那兩個月的總量,比常規下單量還要多一點。”鄭斯南一臉沉靜地看著唐麻子:“有天我在碼頭碰到伍多多,她剛幫吳老板家挑了兩擔針,和我說是吳老板親自跑到工廠搶的貨。不過多多不知道價格,也不知道是怎麼搶到的。”
“老吳?”唐麻子不自覺地皺起眉頭。
“嗯。”鄭斯南點頭。
“你是蠻過細的,那兩個月工廠確實是砍了我的量,理由是設備檢修,日產量降低了。”唐麻子黑著臉說道:“看這情況,他們是把量分出去了,但又不想減我的總量,所以就拖著我。”
“反正最後也給足量了。”鄭斯南小聲說道。
“龜兒子目光短淺。”唐麻子冷聲說道:“我的客戶穩定,我肯定能保他們的量。現在他扣我的量,我就得減掉我客戶的量,時間長了我會丟客戶,總量就得減。老吳臨時開發客戶的穩定性不足,我減的量他未必撿得起來,兩頭一減,工廠的量就保不住。”
“啊......也是這個道理呀,他們怎麼就想不到呢。”鄭斯南覺得唐麻子說得好有道理。
雖說她想到通過拉帳提前做訂單來保時保量,但說到底也是為了表現自己,以穩固自己在唐麻子店裏的地位,並不覺得這件事唐麻子需要她這個笨辦法來解決。
畢竟她的能力和唐麻子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了。
沒想過工廠真的實打實的減了唐麻子的量,真給唐麻子的生意造成影響了。
“所以就不是工廠的問題,是核訂單的人的問題。”唐麻子擺了擺手,示意鄭斯南不用多想了:“倉庫這邊就按你的想法先做著,工廠那邊我去把那個做手腳的龜兒子拎出來。”
“哦。”鄭斯南看著唐麻子轉身離開的背影,懵懵懂懂地應了一句:“好的。”
她著實想不清楚,工廠做生意不應該是誰量大、誰付款及時就給誰貨嗎?怎麼會有人摳摳搜搜的先壓貨再擠牙膏一樣的補貨呢......
但她相信唐麻子的判斷。
唐麻子在南國裏做生意十多年,生意做得最大、稅交得最多、社會善事也做得不少,是最懂生意裏門道和社會人情世故裏的彎彎繞繞的。
他說是人的問題,就肯定是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