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周圍的人盯著我,大都是疑惑。
有人問虞秋:“夫人,這到底是哪位?”
“蘇家那位遺孤!上次就謊話連篇,如今又在這嘩眾取寵,我真不知道蘇家怎麼出了這麼個人!”虞秋一臉痛心疾首。
隨著她話音落下,周圍的眼神逐漸變得古怪。
“六百年蘇家,最後隻留下這麼一位公子?還真是唏噓啊。”
“有什麼唏噓的?一個小醜罷了。”人群中,一個熟悉的身影說起風涼話。
正是那日踩了爺爺棺材,被我暴揍的趙家人。
他一番陰陽怪氣。
眾人聽了,不免也揶揄起來。
“確實,沒想到蘇家人也會玩這些把戲。”
“別太高看他,撇除那個姓氏,他也就是個普通人罷了。”
“各位都冷靜一點,不管怎樣,別抹黑蘇家。”出乎我意料的是,虞秋聽著這些聲音,竟是開口製止。
“不錯,各位嘴下積德。”我身旁的老人也開口,隨即拍了拍我的肩膀,衝我點頭示意。
“楊老大義!”虞秋立馬上來拍馬屁,將老人迎入廳中。
我這才明白。
原來這老人就是楊壽安。
虞秋先前那些話,不過是說給他聽的罷了。
大廳之中,早已布置妥當。
我進門就看到,所有人都圍著楊壽安,將精心準備的封卦禮贈予給他。
天材地寶,文玩字畫,隨處可見。
所有人都想在楊壽安麵前留個好印象,以得到他嘔心瀝血的絕作。
可楊壽安在地勘協會工作幾十年,見過的寶貝太多了。
不管看到什麼,他都是點點頭,平靜道謝。
可以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唐家特送禮,尋龍尺一根!”氣氛正沉悶,虞秋洪亮的聲音像是一顆石子,在潭中激起波紋。
兩個唐家人,舉著一根尋龍尺上前。
這尺子通體黑色,上麵畫著三奇六儀五行八卦,就是個再普通的尋龍尺不過。
更離譜的是,它上麵還有用過的痕跡,是個二手貨。
眾人都愣在原地。
堂堂財大氣粗的唐家,就送這麼個玩意?
但楊壽安看到這根尋龍尺,忽地渾身一顫。
接過尋龍尺,他嘴唇蠕動著,久久無言!
“楊老,二十年前您有位地勘所的戰友犧牲在羅布泊,連屍骨都沒找回來,我知道這一直是您的遺憾。
我派人去大漠尋找,雖然沒能找到屍骨,但找到了這根尋龍尺。”虞秋開口。
聽完這話,眾人心中都咯噔一聲。
這是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啊!
“多謝。”楊壽安低頭擦了擦眼睛。
可他也是個敞亮人,這時直截了當道:“但我恐怕無以為報,因為那最後一卦,我決心留給風門。”
“無妨!這點小禮物,不求回報。”虞秋趕忙應聲,笑道,“我隻求楊先生一件事。”
“你說。”
“今日我女兒結婚,還請您當個證婚人。”
“哦?這可是喜事!”楊壽安輕撫胡須,微微一笑,“新郎是哪位?”
“楊爺爺,是我。”一個青年從人群中站出來,滿麵紅光。
他身材高高瘦瘦,長得還算標致。
我一眼就認出他。
正是前些天在南淮街纏著唐婉玉,後來被我用手段甩掉的那個青年!
原來他叫陸明,是風門陸家的人。
在風門,還算有些名氣。
“好好好,一會我為你們證婚,沾沾喜氣!”楊壽安認識這後輩,就笑著答應下來。
而在場的其他人,都笑不出來了。
大家都混跡江湖,誰看不出來,虞秋這是早有準備?
她自己拿不到最後一卦,就找個風門的女婿來拿。偏偏,這位陸明的身份本事都不低......
“看來咱們搶不到嘍。”
“這女人,真是玩不過。”眾人紛紛搖頭入座,暗自歎息。
我坐在旁邊靜靜看著這一幕,目光微眯。
很快,封卦儀式正式開始。
楊壽安上前說了幾句場麵話,隨後將自己用了一生的羅盤拿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此刻變得火熱。
楊壽安說:“我看過東海的日出,踩過西北的沙漠,吃過高原的凍雪。
我這一輩子拋頭顱灑熱血,值了。而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留給風門後輩,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
說著,他在羅盤上輕輕一拍。
羅盤指針,輕輕旋轉起來。
“今天公平行事,我出了個小考題,隻要是風門的人,誰能答上來,誰就能拿到我設計的最後一個卦局。”
“楊老,什麼考題?”下麵有人急忙詢問。
“很簡單,用我麵前的羅盤,算出地勘協會的風水走勢、禍福吉凶。”楊壽安指了指地麵。
眾人麵麵相覷。
突然有人起身,嘴上說著上廁所,就往外跑。
楊壽安說:“走出這個大廳的人,自動失去答題資格。”
這下子,幾人臉都綠了!
看風水格局,講究一個眼見為實。
親眼看到,才能判斷。僅憑羅盤想要看出端倪,難度足足翻上十倍百倍!
大家心裏那叫一個後悔,若早知道考題是看風水,那他們剛剛在外麵就多看幾眼了!
很快,在場陷入沉默。
有些人抓耳撓腮,也有些人上去嘗試了一番。
可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
楊壽安低垂眼眸,看上去有些失落。
風門衰落至此,他恐怕是最難過的一個。
“楊爺爺,我來試試!”人群中陸明突然起身,先衝著虞秋行了個禮,然後才走上前去。
步伐虎虎生風,很是自信,跟之前那些烏合之眾完全不同。
他上去之後抓起羅盤,就開始細細端詳。
眾人目光認真,虞秋半昂著腦袋,看上去胸有成竹。
而唐婉玉低著頭,絕美的臉上滿是忐忑。
陸明若是成功,那她非嫁不可。
我一直盯著唐婉玉,她似是心有所感,抬頭跟我四目相對。
我衝她輕輕點頭。
此刻,陸明也正好看完。
將羅盤放下,他掃視全場,昂首挺胸,侃侃而談。
“我記得地勘協會的院子裏,共有四棟樓,後樓十六層,前樓六層。
所謂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前後兩樓互為山水倚靠,如金蟾盤踞,此為主勢。
另外,左樓為龍砂,右樓為虎砂。按照羅盤氣向,院子之中應當有條小道連通左右兩樓,這叫砂水相依。
綜上所述,此地布局乃是金蟾抱水,可平災,亦可旺勢,對吧?”
聽他說完,所有人都看向楊壽安。
楊壽安沉默片刻,麵露欣慰笑容,抬手鼓掌。
在場一片嘩然!
這姓陸的,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