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
“老頭子,不行就讓小雅嫁人吧,頭一陣子橋河村村長婆娘和我提過這事,他們家願意出一百塊錢的彩禮......”
“小雅才14歲!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家兒子是個傻子!”
“那能怎麼辦?家裏已經沒錢給你抓藥了,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你死啊!”
劉常青在床上緩緩醒來,聽到隔壁傳來的聲音有些熟悉。
像是塵封在記憶裏父親和母親的聲音。
可父母早已經去世多年......
幻聽?
劉常青苦笑一聲,不經意之間掃過四周,他渾身猛的一顫!
斑駁的牆壁糊滿了舊報紙,頭頂的正上方單根的電線吊著一個瓦數不高的破燈泡,昏黃的燈光照亮了四周破舊的一切!
熟悉又陌生!
這是......這是自己記憶裏的老家!
難道…自己重生了!
劉常青渾身起了雞皮疙瘩,趕忙環顧四周。
殘破的木門掛著一本被撕了大半的日曆,上麵的日期驗證了劉常青的猜想。
1982年8月13號!
“真的重生了!”
劉常青渾身一癱,腦子裏一片空白。
上一世的他被稱為實體的王,商業天才,華爾街之狼。
年紀不過四十就已經躋身於世界富豪榜前列。
在旁人看來完美無瑕的人生,可對於劉常青來說卻是有著無法彌補的遺憾......
親情!
劉常青的父親劉大海是小山村的村長,卻有一個囂張跋扈不成器的兒子。
1982年,劉常青染上了賭。
僅僅一年,原本還算富裕的家庭被他禍害的支離破碎。
家裏僅剩給父親抓藥的錢被他輸得精光,母親無奈之下,把年僅14歲的妹妹劉曉雅嫁給了隔壁村村長家的傻兒子。
可原本計劃用來治病的彩禮錢,又被他偷了出去,輸得一幹二淨。
要債的天天在家門口蹲著他,等著打斷他腿,無奈之下劉常青上了南下火車。
背井離鄉讓劉常青吃了不少苦,後才幡然悔悟。
幾年的打拚也讓劉常青小有成就。
原本打算榮歸故裏,讓父母晚年享享清福,可回來後劉常青才知道一切都晚了......
父親在他走後沒多久就因病而逝,母親也鬱鬱寡歡,兩年後撒手人寰。
至於妹妹劉曉雅,在嫁過去的不久後就懷了孕,可長時間的勞作再加上營養不良。
難產,一屍兩命!
至此,劉常青再無親人。
回想起上世的種種,愧疚與思念此刻都化作了眼淚,讓他這個心理年齡已經40歲的中年漢子像個孩子似的嚎啕大哭。
聽見這屋的動靜,劉母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你哭什麼?”
看見母親滿是皺紋的臉,劉常青終於控製不住自己的思念,一下抱住了母親。
“媽,別讓小雅嫁人,她才14歲......”劉常青聲音哽咽道。
既然老天爺重新給了他一次機會,劉常青自然不會讓悲劇再一次發生。
這一世,他要讓全家人好好的!
聽見劉常青這話的劉母有些錯愕!
一直以來,劉常青對於家人都是冷漠的,和父母之間的對話除了要錢沒有別的,對於妹妹劉曉雅更是態度惡劣,不是打就是罵。
今天這是怎麼了?
轉性了?
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嚎啕大哭的劉常青觸碰到了劉母心裏的柔軟,她輕輕拍了拍劉常青的背,“媽也不想讓小雅嫁人,可你父親等著錢看病!”
“家裏錢是我敗光的,別讓小雅承擔,我去掙!”
劉常青抹了抹眼淚開口道。
“哼,你去掙?你拿什麼掙?”
父親劉大海不知何時也來到了這屋,倚著門框冷眼看著劉常青。
長年的勞作讓劉大海臉上的皺紋如同溝壑,但更讓劉常青心如刀絞的,是父親看自己的眼神。
冰冷!
失望!
他對這個兒子早就已經失望透了,如今見劉常青這樣,隻是以為他又是假裝悔悟,然後要錢去賭!
“我告訴你,家裏已經沒錢了,你也不用演了。”
劉大海冷哼一聲。
劉常青聽見這話也不覺得意外,父親對他失望透頂,他自然會用時間證明一切。
跪在地上磕了兩個頭,劉常青開口道,“爹,你放心,從今以後我不會再要家裏的一分錢,並且,以後我會掙錢孝敬您!”
劉母眼睛通紅的把劉常青拉了起來,順便給劉大海一個白眼。
劉大海冷哼一聲,劉母則是一臉溫柔的對劉常青開口:
“隻要兒子你以後好好的,咱們家還有希望!”
劉常青重重的點了點頭。
“爹,果子摘回來了!”
這時,院子裏突然傳來妹妹劉曉雅的聲音。
幾人出了院子,院子裏堆放著一筐一筐新摘回來的蘋果。
家裏山上有點果樹,如今已經到了成熟的季節。
父親重病,母親幹不了重活,劉常青從來不管,家裏的農活自然是落到了隻有14歲的劉曉雅身上。
天還沒亮,劉曉雅就上山摘果子了。
摘完之後背回家,幾裏山路,劉曉雅就這麼一趟趟的背回了家。
“小雅…”
看到自己懂事的妹妹,劉常青再度哽咽,伸出手想要摸摸她的頭,可劉曉雅卻是警惕的往後退了一兩步。
一雙明亮而有神的大眼睛怯生生的看著劉常青。
她還以為哥哥又要打自己。
劉常青心猛的一痛,恨不得此刻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自作孽,不可活,劉常青從心裏發誓,以後要加倍對自己妹妹好。
“正好,你不是要重新做人嗎,把這些果子拉到供銷社賣了。”
這時劉大海開口說道。
死去的記憶突然開始攻擊劉常青。
他記得這一天!
就是這一天,他把賣果子的錢又拿去賭了,越賭越大,最後甚至都把家裏唯一的牲口押了去賭。
輸得精光!
回到家中,父親急火攻心,病上加病住進了醫院。
這件事成了壓死他們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山窮水盡之下,妹妹嫁了人。
重獲新生,劉常青自然不會像上世那樣,不過要把這些果子賣給供銷社嗎?
不可能!
供銷社成立之初是為了協調各地物資平衡,它承擔了農村百分之九十的物資供銷。
解決了農民的溫飽,但十幾年的發展也讓它的弊端開始顯現。
他沒有辦法讓農民富起來。
劉常青家的蘋果,賣給供銷社三毛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