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2章

沒等李思再回話,朱元璋便揮了揮衣袖。

“罷了,你先下去吧。”

這世間難道還真有人死複生這種事?

還是說,這是老天爺對我老朱家的恩澤?

朱元璋目光迷離,但卻陡然間變得異常堅毅!

那定是咱的大乖孫!

普天之下,他還不信有誰敢欺瞞他。

山腳下的那對夫婦不會,這個跟了他十幾年的親兵更加不會!

他甚至懷疑過這有可能是某些醃臢之人的陰謀。

但他命錦衣衛查過......

絕無可能!

這九年來,與朱小寶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平民百姓,根本沒有任何達官權貴。

這便意味著,根本不會有人拿朱小寶的身份來做文章!

更何況,世間哪有那麼多的巧合?

所以......

朱小寶定是咱老朱家的血脈沒錯!

想到這裏,朱元璋大步走向案幾,鋪開紙卷後便提筆揮墨。

‘九年前,咱為特培嫡長孫朱雄英,宣告天下其亡,現九年之期已到......特賜封為大明虞王......’

虞,寓意著掌管山澤。

不言而喻,這個字透露出了朱元璋希望朱雄英有朝一日能掌管這大明江山。

在大明王朝之中,最為珍貴。

落筆蓋章。

“來......”

可朱元璋剛一開口便頓住了。

此事,怕是還不宜大肆宣揚。

這些年間,雄英從未與任何達官貴胄有過接觸。

若是貿然將他的身份昭告天下,怕是隻會讓他陷入危險的境地。

更何況,到那時,他的另一個皇孫朱允炆,以及他背後的那些勢力,也會對雄英虎視眈眈。

他若是能掌控朝中局勢還好。

可若是手段不夠......

這般細細想來,讓雄英回皇宮還真未必是當下的最佳抉擇。

想到這裏,朱元璋將那寫好的聖旨又藏了起來。

“來人!傳劉三吾!”

朱元璋平靜道。

很快,翰林院學士劉三吾便匆匆忙忙的進了大殿。

“微臣見過陛下。”

作為負責教授朱允文學問的老師,劉三吾隻以為皇帝此時傳他,是要視察朱允炆的功課。

朱元璋盯了他片刻,這才緩緩開口。

“以你看來,咱眾多子孫中,誰最令你滿意?”

劉三吾直接就愣住了。

老爺子這是話裏有話啊?

難不成是因為太子爺薨世了,要找新的繼承人?

劉三吾咽了一口唾沫,思索著該如何作答。

同為文人,但讓他像黃子澄和齊泰之流那般毫無氣節,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若是他倆來了,定會直接報出朱允炆的名號。

思索良久之後,劉三吾這才回道。

“回陛下的話,若要說從老臣上任以來教授過最有智慧的,那便當屬已故的皇長孫朱雄英了。”

這些確實都是他的心裏話。

朱雄英的智慧,就連他都望塵莫及。

長孫八歲之時,便已然能分析出元朝滅亡的原因。

一句‘元亡於暴政也’的結論,頓時讓他啞然。

小小年紀便如此知微見著,這怎能讓劉三吾不印象深刻?

即便長孫早已薨世,但這也絲毫不影響他留在劉三吾心中的印象。

緬懷片刻後,劉三吾繼續道。

“其次,便是皇孫朱允炆了,不過......”

朱元璋看向劉三吾,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劉三吾這才繼續開口。

“皇孫朱允炆過於注重書本上的知識,有時並不善於靈活變通。”

在朱元璋麵前,劉三吾自然要說的委婉些。

簡單來說,便是刻板,腦子不夠靈光。

朱元璋點了點頭。

“你說的咱都知道了,你明日與咱去烏衣巷見個人,幫咱試試他的學問!”

“切記,此事保密!”

“是,微臣遵旨。”

劉三吾忙不迭的拱手領旨。

朱元璋點了點頭。

“你去吧。”

此時,朱小寶正坐在書房內沉思。

眼下這批鹽馬上就要製好了,他究竟是該繼續賣給轉運司,還是賣給民間商賈呢?

可這精鹽若是流入了市場,必定會擾亂市價。

到時朝廷追究起來,他怕是脫不了幹係。

但之前自己跟轉運司起了衝突,對方還被馬老頭狠狠教訓了一番。

他又不想再勞煩馬老頭出麵擺平這事。

整整一下午,他都在思考如何與轉運司斡旋。

等絞盡腦汁想好說辭,他也意識到了人脈的重要性。

他認識的都是些下三流的人,但想在應天府立足,把自己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那就必須得結交達官貴胄。

而就他眼下的情況來看,結交文人便是他借勢的最佳捷徑。

翌日。

劉三吾一大早便在烏衣巷口等著了。

約莫半刻鐘,他便看到了一身百姓裝扮的朱元璋,正悠哉悠哉的朝他走來。

“記住,切莫暴露身份!”

朱元璋淡淡開口。

劉三吾連連點頭。

這院內的小子既能讓朱元璋親自來考,想必是被看中許久了。

能被一國之君相中,那是何等的幸運!

這倒也讓劉三吾好奇起來,院內這小子,究竟是有何過人之處,竟能受到老爺子如此抬愛?

“若是你能看中他,以後他便由你來教。”

朱元璋輕描淡寫道。

這......

劉三吾直接愣住了。

作為翰林院學士,大明皇家的教學團隊之首。

他教授的學生,身份最次也是各府的王爺。

眼下老爺子居然讓他來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

這小子,怕不隻是受老爺子抬愛了吧!

一時間,劉三吾也越發好奇這院子裏住的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了。

劉三吾拱手道。

“聖......”

被朱元璋瞪了一眼後,劉三吾立馬改了口。

“老爺子,吾身為翰林院庶吉士,教授一民間學子,怕是於理不合,也不合規矩吧?”

劉三吾壯著膽子說道。

大明文人一向注重氣節,但凡遇到不合禮數的事,他們都會直言不諱。

哪怕對方是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帝王。

而作為鉗製皇權的重要關卡,他們也有義務幫帝王守好德行綱常。

朱元璋早料到劉三吾會如此,他灑然一笑道。

“合不合規矩,等你進去再說。”

說罷,朱元璋便率先一步上前敲門。

劉三吾見狀,趕緊上前取代了朱元璋扣門的動作。

這時,朱元璋卻一轉話鋒道。

“你一人進去便是,咱就在這聽著,切莫因咱影響了你們的交談。”

“咱也想看看那小子究竟如何。”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