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蛋炒飯做的,之前不但沒吃過,而且也沒見過。
每一粒米飯都是分開的,粒粒分明,不粘連;雞蛋和米飯色澤金黃,看著就有食欲。裏麵放了蔥、香腸等食材,綠色、粉紅色點綴,雖然是簡易打包盒裝著,陳玉橋也把裏麵的飯凹了造型,四四方方,不多不少,香味四溢,讓人一看就喜愛的不行。
我忍不住用勺子盛了一大口吃進嘴裏,鹹淡適中,既有雞蛋的鮮香,又有米飯的香甜,口感好極了。
我一邊吃、一邊不停的跟陳玉橋點頭,含糊的說:“師父,您這手藝,這也太好吃了!”
陳玉橋微笑著看著我,就像、有點像我爸看著我。
不知道是炒飯引發了我對家的想念,還是陳玉橋給與的溫暖讓我忘了形,我完全不受控製的哭開了。
哭自己從12歲就沒了爹媽,一個人冷了暖了餓了渴了,都是自己關心自己;
哭自己逢年過節也是一個人,看著窗外麵萬家燈火、鞭炮齊鳴;
我也好羨慕他們都有家,就算是淘氣惹禍挨了打,也有那麼一個可以害怕的家長在管著自己。
“小樹,是味道哪裏不對麼?怎麼哭了?”陳玉橋緊張的看著我問。
“師父,你這炒飯有家的味道,我已經好幾年沒吃過帶著家裏味道的飯了......”
於是我把自己的身世講給陳玉橋聽,告訴他我們家族人丁稀少,父親也沒有兄弟姐妹,到了我這輩更是隻有我一個人孤獨的活著。
陳玉橋若有所思,“我們家,爹有八個弟兄,都在Y州,還有姐妹三個。但是都屬於平常百姓,沒有富貴人家。我和我爹娘、一姐一妹在京城,跟他們也很少見麵,罕有走動。”
“師父,這麼說咱們祖上還屬於大家庭,為什麼越到後來越凋落呢?”我已經全然開始以陳玉橋的曾孫自居了。
“大清乾隆五十年,我剛到而立之年,不曾研究過你說的問題。不過我也已經娶妻,走的時候,妻已身懷六甲......”陳玉橋說到最後停下來,眼睛裏折射的是濃濃的愁緒。
“師父,我一定找到玉佩,將您送回過去!”我的心情早已被陳玉橋的經曆牽動。
“這是什麼味道?這麼香!”蒙星宇和胖小開門走進來,打斷了陳玉橋和我的對話。
“是啊,什麼好東西,這麼香!”胖小也問我。
我捧著空空如也的飯盒,看著他們偷偷的笑,“師父做的炒飯,味道無法形容的好吃!”
“小樹,你不夠意思,沒給我們留一點呢!這可是清朝禦廚的手藝,你這個家夥!”蒙星宇抱怨。
“小樹,你吃獨食啊!”胖小也埋怨我。
“喂,你們兩個可以了啊!我可是病號!病號!玉佩找沒找到?說正事兒!”我嚴肅的問。
一問玉佩,兩個人都不說話了,低著頭,像犯了很大的錯誤。
我一看這造型,完了!丟了沒跑了。
“師父,怪我,是我疏忽了,弄丟了您的玉佩......要打要罵,都隨您!”蒙星宇的認錯態度不錯,可是,認錯於事無補。
“胖小、老蒙,你們仔細跟我說說經過,到底是什麼回事?怎麼丟的?”我問。
“我們三個到了宮牆那邊,附近沒什麼遊客,老蒙想試試我們的想法是不是正確,就讓橋哥拿出玉佩過來試,在那附近的空間裏,如果哪裏隻出現繩、看不到玉佩,哪裏就是缺口,不用打雷下雨也能回去。可是試來試去都不得要領。後來我們累了,靠牆根兒坐著歇歇,再起來的時候就找不到玉佩了。”胖小說。
“那你們回去找的時候,牆根找了嗎?”我問。
“一頓好找,我估計可能讓遊客給撿走了。”蒙星宇說。
“老蒙,這可是我們陳家的家傳玉佩,價值不菲!你這回攤事兒了。”我有點生氣。
“我......”蒙星宇知道我說的對,低下頭不言語。
“小樹,別爭了。可能這玉與我的緣分盡了,罷了、罷了!”陳玉橋明明很心疼,但是又不能發作,畢竟蒙星宇是為了幫他回去。
“師父,您這塊玉佩如果找不回來,我一定去古玩市場再給您淘一個一樣的,淘一個有故事的,說不定也一樣可以打開時空的缺口送您回去。”我信心十足的看著陳玉橋說。
胖小和蒙星宇也跟著附和:“對!淘個一樣的!”
從那以後,我隻要是休息就去古玩市場轉悠,但是卻從未發現一樣的。
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陳玉橋和我回到學校,那段時間天氣出奇的好,每天都是晴天。
陳玉橋每天都會在紙上寫寫畫畫,具體是什麼我也沒看到。
“哥兒幾個,咱們今天晚上帶師父去夜市逛逛吧,他每天悶在宿舍都要悶壞了。”我提議。
“好啊!那還等什麼,走吧!”老蒙和胖小都響應。
陳玉橋也很興奮,一邊走一邊問我:“小樹,夜市是不就是肩擔擺攤販賣幹鮮糖豆零物的地方?”
我想了想,說:“差不多,據說清朝已經有夜市了,還挺普遍。但是您肯定沒見過我們這裏的夜市,有各種小吃、喝的,有啤酒!”
“老蒙,師父那個年代有啤酒了嗎?”我問蒙星宇。
“應該還沒有呢,啤酒是1860年才開始傳進來的。”這老蒙,懂得就是多。
“啤酒?是一種酒?”陳玉橋的好奇心被徹底挑起來。
“走吧,師父,到了你就知道了,不但可以知道,你還可以嘗嘗。”我拉著陳玉橋加快了腳步。
我們去的夜市其實是學校後巷的一條小街,照比正宗的夜市小了很多,但是吃喝卻不少。
有大簽子串的大羊肉串、電烤魷魚、油炸臭豆腐、炒燜子,還有什麼炸雞腿、麻辣小海鮮、小龍蝦......應有盡有。
陳玉橋看的很仔細,一邊看一邊提問,他能看懂食材,但是不知道這個做法出來的是什麼名字,我解釋了以後,他不停的說:“現代真好啊、真好!”
比如魷魚,他說他們那個時候叫做“海味八樣”,也被列入了禦膳,但是卻從沒見過這樣的做法。
我們幾個找了一個避風的位置,買了肉串、麻辣燙、魷魚,還有好多陳玉橋想要嘗嘗的食物,還點了啤酒。
“師父,這個就是啤酒,你嘗嘗,這個東西可以解憂。”我給陳玉橋倒了一杯酒讓他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