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京的飛機,周芝芝和陳晨選座正好相鄰。陳晨從包裏掏出一本《社群營銷》,開始逐字閱讀。周芝芝帶了本《邊城》,也開始看自己的書。兩人相安無事。不一會兒,周芝芝就去瞄一眼《社群營銷》裏寫了什麼。她原來,是頂看不上這種書的,什麼“營銷學”“成功學”“厚黑學”,每次都覺得是浪費紙張資源,騙那些想不勞而獲、靠一些所謂的心計發財的人。所有的宮鬥劇、宅鬥劇她也是不屑於看的。
她的擰巴之處就在這裏,一方麵她有點文青調調,對這些俗氣的攀龍附鳳者有些瞧不上;但是另一方麵,她又渴望成為人群中心,聚光燈時時在自己身上。
這次潭州之行,她發現聚光燈都在陳晨身上,這些不是因為陳晨是帶隊的組長,也不是因為陳晨有什麼身份背景,而是陳晨的那一番話。
看《社群營銷》的人,居然能說出那一番讓她都覺得精彩的話來。
飛機進入平流層後,空姐開始給大家分發餐食,他們選的便宜的航班,連飛機餐都沒有,空姐發的是一包小餅幹,加一瓶礦泉水。
陳晨一邊吃餅幹,一邊搖頭說:“現在企業不想著提質增效,就想著壓縮成本,還是從顧客這邊壓縮。”
周芝芝為了保持身材,一直在控製飲食,餅幹這種糖油混合物,她是不吃的。隻打開了礦泉水喝,聽見陳晨的話,卻又沒聽懂,指著《社群營銷》這本書,問:“這是你看的那本書裏寫的嗎?”
陳晨笑道,把書遞給周芝芝:“你剛才一直偷偷看,現在你打開看看吧”。
周芝芝翻開,看見裏麵都是她很陌生的概念,社群o2o運營模式,獲客成本,社群黏性。但是不知不覺也看過去了,覺得這是一本新的營銷模式的指南。
她原本以為營銷總監,就是賣東西,靠三寸不爛之舌,連哄帶騙就行了,沒想到也有很多“竅門”可言。
陳晨看她看的入迷,說:“你既然加入我的團隊,不懂營銷可是不行的。我剛才說的,是航空公司現在壓縮成本。其實不止我們新成長公司,任何一個公司在大環境之下,都必須做出改變。而每個公司,要生存最核心的,就是賣出去它的產品”。
周芝芝點點頭,這番話是她在《紅與黑》《邊城》裏都看不到的,但是她也知道很重要,所以繼續傾聽。
陳晨接著問:“你覺得我們新成長公司,賣的是什麼?”
周芝芝覺得這個答案顯而易見:“賣課啊”。
陳晨搖頭:“如果我們隻是把我們有什麼課,發給家長看,他們就會來報班了嗎?”
周芝芝想一想,繼續回答:“賣的是提分能力,他們送孩子來培訓,我們可以幫孩子提高分數,讓他們考上心儀的學校”。
陳晨繼續搖頭:“如果家長覺得孩子考上心儀的學校,對孩子而言並不重要呢?”
周芝芝不理解:“怎麼可能不重要?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陳晨這才點頭,說:“對,這才是我們新成長公司賣的東西!”
周芝芝還是迷糊:“什麼?賣分?”
陳晨:“我們賣的是焦慮。‘您來,我們培養您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哪個家長看見這句話不焦慮,不急著把孩子送來。”
周芝芝本能覺得不對,但是又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
陳晨接著說:“所以任何一種勝利,都是價值觀的勝利。你看現在做新媒體的,不都在販賣焦慮,身材焦慮,情緒焦慮,心理焦慮。讓你覺得你自己不正常就對了”。
接著,陳晨看著周芝芝紋絲不動的餅幹,玩味一笑。
周芝芝問:“我們現在不賣課,做文旅,這也能賣焦慮嗎?”
陳晨點頭:“一定有。隻要我們抓住了,我們這個項目就成功了!”
周芝芝:“原來做研學遊,我看做的也挺好,是不是可以把潭州市開發成研學遊的項目呢?”
陳晨搖頭:“新成長的研學遊,你沒發現都是去國外名校研學嗎?定位的就是高端客戶,讓他們覺得小孩從小見世麵,國際化很重要,這些人也不缺錢,所以願意花十幾萬搞研學。去潭州那樣的窮山惡水之處,有什麼高端可言?憶苦思甜嗎,家長現在可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
周芝芝點頭,陳晨又接著跟她探討了不少商業經,都是她從來沒有想過的角度和事情。
她原來覺得銷售這一行沒門檻,但是現在看來,一個好的銷售,能做到“銷售主管”和“總監”的銷售,還是要眼光和水平的,起碼要知道這個社會的形式和人群的心理。
她居然有些自慚形穢之感,好像自己除了懂一點提分之道,和讀過幾本文學名著,其他的絲毫不知道。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說的就是她。至於“茴”字有幾種寫法,剝離了考試,社會上並沒有人關心。
就像這次潭州考察之行,陳晨控場,朱敏是本地人,秦路鳴能喝酒,隻有自己,好像什麼作用都沒有發揮。
周芝芝這次是真心實意地感歎:“組長,跟你聊天,真的是發現另一個世界的感覺。”
又真心實意地請教了一句:“你覺得我這樣地,適合做項目嗎?”
陳晨驚訝:“當然適合啊。你這樣地,往那一站,就算不說話,做個吉祥物,都顯得我們公司很有實力。”別的不說,周芝芝對於買衣裝扮很舍得費力花錢,人看起來也很有職業形象,一看就是大公司出來的高級白領。
周芝芝啞然,問:“就這個?”
陳晨:“在我們營銷人眼裏,就沒有人不適合營銷,隻是要發掘自己的優勢。你的優勢多麼明顯,形象氣質好,談吐佳。你沒發現嗎,大家都是培訓老師,但是家長對你的評價往往是最高的,續課率也最高,因為全公司隻有你拿著架子,訓家長就跟訓下屬一樣,也是古怪,反而拿住了這些家長的心理,讓他們對你反而更加信任”。
周芝芝也笑了:“可能我原來在學校當老師的後遺症,讓他們找到了在學校老師那裏熟悉的感覺吧”。
陳晨也笑了:“所以啊,你的優勢,別人學都學不來。你把這本《社群營銷》帶回去好好看看,你雖然隻是個培訓老師,但是你的客戶都是高淨值的,那些家長,續課費都是幾萬幾萬的交,不是老板就是高知,有大學教授,有公司高管。這些人,如果你能都變為你的客戶,你還怕項目做不下去?”
周芝芝心想對啊,對陳晨的信服和敬佩力更上了一層,來潭州的時候,她還對陳晨成了她的上司頗有微詞,現在回北京,她對自己能在陳晨團隊裏感到幸運,有一個能欣賞和了解自己的上司,對她而言太重要了。
這就是陳晨的厲害之處,已經把銷售的各種手段和心理運用自如,時時刻刻都不自覺會用到,包括駕馭下屬。
而銷售最重要的一點——懂得客戶需求,提供情緒價值。
一個時刻衣著精致,克製飲食的人,肯定是對自我要求很高,很在意外界評價的人,他們最需要的,就是來自外界的肯定。
在周芝芝身上已經得到了最好的驗證,一個自視甚高的優秀教師,就成了一個崇拜聽話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