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鄉考察項目結束回家已是三月後,門口積滿灰塵。
拍照發在群裏@物業管家:
“我不在家你們就不打掃衛生了嗎?”
馬上有個陌生女人加我好友:
“你好,樓道衛生是我不讓打掃的。”
“因為我女兒對空氣中的粉塵過敏。”
“物業清理不透徹,我女兒出門打噴嚏就會吸進體內。”
我看了看滿地沾滿鞋印的公攤心想,臟成這樣不過敏才怪。
但還是禮貌回複:
“那她能別呼吸了嗎?”
一瞬間,業主群吃瓜的人都炸了。
桂芝蘭看我回複的內容直皺眉,她馬上又激情開麥:
“我們小區有些人真是蛇蠍心腸,遇到這樣的鄰居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一點也不諒解別人家的苦衷,反而在這指指點點。”
“難道我們小區的“好鄰居”稱號都是物業花錢刷出來的嗎?”
“早知道鄰居是這個鬼樣子,房子送我我都不要。”
我在擦拭家具,手機不停震動,她一個人在刷屏罵我。
等我空閑時看了一眼,馬上回複道:
“那房子送我,謝謝。”
桂芝蘭更是急眼上頭,直接發起語音:
“我說你個新來的能不能尊老愛幼一點。”
“我女兒過敏體質,到時候你賠得起嗎!”
“今天我就把話放在這,你敢讓我女兒過敏,第二天就是你的死期。”
她的普通話夾雜著方言,聽著刺耳又無語。
我沒再繼續聽,發消息給物業讓他們來打掃幹淨,語音裏支支吾吾的樣子更是讓我火冒三丈。
“她是業主我不是業主?”
“她不讓打掃你們就聽,讓你們跳樓你們去不去。”
物業管家慢慢說道:
“她不是業主,她是租客。”
我更無語,嘲諷道:
“這年頭租客說的話都比業主管用。”
我把聊天記錄轉發到群裏並艾特物業:
“物業費退我,業主讓租客欺負到頭上去,這小區也是完了。”
下一秒許多業主都出來說話:
“天呐,我們家物業費每次都準時交,沒想到你們胳膊肘往外拐。”
“上次她去鬧就變成老大了是吧,今晚上我下班也鬧去。”
“就是,我家寶貝女兒還被她女兒欺負,結果你們物業啥也沒解決。”
烏啦啦一群人出來吐槽她家做過的事情,桂芝蘭氣得開麥回懟:
“701你家女兒給我女兒吃棒棒糖導致過敏,我女兒推回去就算欺負嗎,沒找你要醫藥費都不錯了。”
“804你家狗經常不牽繩,害得我女兒都不敢下樓玩,碰到哪裏都是狗毛,全身紅疹過敏,你豬腦殼不記得了嗎!”
“303你有什麼臉可鬧的,我上次去鬧還不是因為你家把榴蓮殼丟門口垃圾桶,我女兒聞到味道就過敏了,你還好意思提。”
“我女兒過敏源一大堆,請你們都自覺一點,不然我不會放過你們的!”
這是我第一次看業主群聊天,以前對我來說就是擺設,通知停水停電罷了。
我翻了翻記錄,桂芝蘭是兩月前搬過來的,期間跟不下十家鄰居發生過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