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綰後,在王離和蓋聶的陪同下,趙青雲開始在鹹陽宮內審視著四周的一花一草一木。
這座宮殿於他而言還有些陌生。
年幼時他成長在遠些的阿房宮裏,那是秦朝皇帝主要的休息場所。
鹹陽宮內雖然也有宮室,但這裏畢竟是曆代秦王辦公的地方,陳設偏向端莊典雅,更顯大國氣度。
踏入這巍峨的宮殿,仿若一步跨越千年。
趙青雲有些恍惚,周身仿佛被歲月的厚重與皇家的威儀所裹挾。
宮殿的大門,重新刷過一遍朱漆,看起來光潔又嶄新。
青銅製的門環,冰冷沉重。
叩響時,回音悠長。
他送走一代又一代老秦王,又迎來一代又一代新秦王。
從秦國被周平王列為諸侯開始算起,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秦朝
秦國共經曆31位國君,秦始皇是第31位。
而趙青雲是第32位。
到此,天下已經沒有秦王這個稱呼了。
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威嚴更為強盛的大秦皇帝。
他趙青雲會是這個宏偉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穿過大門,便是廣闊的前庭,青磚鋪地,紋理細膩,歲月打磨下,愈發溫潤。
前庭盡頭,是宮殿主體。
宮殿基座由巨大青石砌成,台階層層而上,莊重肅穆。
宮殿飛簷鬥拱,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輝,每一片瓦上都雕刻著精美花紋,龍鳳呈祥、瑞獸奔騰,栩栩如生,欲破壁而出。
踏入殿內,檀香嫋嫋,令人心曠神怡。
殿內立柱高大粗壯,朱紅漆麵,雕龍盤旋其上,龍須飄逸,龍目威嚴,仿若隨時會騰空而起。
殿內桌椅皆由名貴木材打造,紋理自然,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案幾之上,擺放著文房四寶、奇珍異寶,件件皆是六國精品,天下奇珍......
正所謂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燕、趙、韓、魏、齊、楚收藏的財寶,聚斂的金玉,搜求的珍奇,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的積累。
而這僅僅還是大秦鹹陽宮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財富還要看那座更加富麗堂皇的阿房宮。
趙青雲眼中閃過一絲懷念。
昔日,他的便宜父親,大秦帝國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嬴政就是在這裏治理國政,審視天下的版圖。
趙青雲不由的想到那個躺在宮殿深處的老人。
輕輕歎息一聲。
還是抓緊把事情辦完吧。
不然老東西的棺槨一直停放在這裏也不是個事。
畢竟是大秦第一任皇帝,也是華夏第一任皇帝。
該有的格調和尊嚴還是要有的。
中國人講入土為安。
這是幾千年來不變的道德傳統。
不知道現在秦始皇陵修建的怎麼樣了?
趙青雲心念一動。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陵修建於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竣工,共曆時39年。
秦始皇13歲即位秦王後不久,便開始為自己營造陵墓。
丞相李斯負責陵墓設計,少府令章邯負責監工督造。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陵規模擴大,民夫從秦國一國擴展到整個天下。
直到秦始皇去世時,陵墓尚未完全竣工,秦二世即位後又用了一年多時間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而現在距離原本沙丘政變的時間點還有足足兩年半。
也就是說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還沒有建好咯。
這趙青雲有些心癢癢。
前世去西安旅遊的時候就好奇秦始皇陵裏麵到底長什麼樣子。
現在剛好沒修完的,要不等登基以後找個視察的機會去看看?
(政哥:你禮貌嗎?)
算了算了。
趙青雲吐了吐舌頭,否決了自己危險的想法。
這未免有些太不尊重人了。
“天涼了,陛下加件衣服吧。”
天上的明月閃爍著幽幽的華光。
王離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一件錦袍披在趙青雲身上。
趙青雲回頭一看。
代表大秦皇室的玄黑色。
嗯。
“彩!”
夜,如墨般濃稠,沉甸甸地壓在鹹陽城上空。
鹹陽宮的燈火,在呼嘯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好似隨時都會被無邊的黑暗徹底吞沒。
右丞相馮去疾獨自坐在書房內,麵前攤開的書卷早已失去了吸引力。
他的目光空洞地落在某處,眉頭擰成了一個死結。
“大人,因為何事苦惱。”
來人是馮去疾的兒子,馮家年輕一代話事人馮劫。
在秦朝時期,大人也有父親的意思,是一種表示尊敬的叫法。
馮劫悄無聲息地走進來,為馮去疾添上一盞燭火。
“憂心國事罷了,剛剛王綰老丞相來我這裏走了一遭,看他的態度,顯然想要支持趙青雲坐穩這個位置。”
“父親是不想趙青雲繼承大統嗎?”
“扶蘇已死,胡亥才是那個在我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孩子。”
“你說到底是一個遠離鹹陽,不知深淺的皇子繼位對我們有利,還是知根知底的胡亥公子繼位對我們有利?”
“更何況,那個趙青雲也不簡單,剛剛我從老丞相那裏探明了他的態度,他對我們這些老秦貴族的看法可不怎麼好。”
馮去疾冷笑一聲:“王綰倒是灑脫,但讓我馮去疾把吃進嘴裏的東西全吐出來,我可做不到。”
與此同時,在京城一處隱蔽的府邸中,胡亥趙高的餘黨們也正圍坐一團,氣氛緊張而壓抑。
一個身著黑袍的人,聲音壓得極尖細,顯然是個跟著趙高混的資深太監:“咱們現在什麼權勢都沒了,再不想辦法奪回,恐怕過不了多久,就要被一個個清算,到時候可就死無全屍了!”
眾人聽了,臉上皆是一凜。
他們回想起曾經在朝堂上威風八麵的日子,心裏滿是懷念。
實在不甘心就這麼被一腳踢開,淪為無權無勢的落魄之徒。
“舊主有情,新君無義,我們為何不想辦法把胡亥公子救出來呢?”
有人提議道。
“是極是極!”
“隻要把胡亥公子從趙青雲的手上救下來,到時候我們的榮華富貴不就又都回來了嗎?”
“到時候,大家有了從龍之功,更是呼風喚雨,恐怕要比趙高大人在時還要威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