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聽覺誘發電位、功能性近紅外光譜等客觀指標監測,”
程以恩迎上他的視線,語氣篤定,
“更重要的是日常觀察 —— 比如對熟悉的聲音是否有瞳孔變化,被動活動肢體時是否出現抗拒,這些細微反應往往比儀器數據更能反映真實狀態。我們科有套自製的微意識觀察量表,包含 23 項細化指標,連續記錄兩周就能發現規律。”
高敏光端起茶杯,指尖在杯壁上反複摩挲,忽然抬眼看向程以恩,語氣裏帶著一絲不易察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