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這麼看著我?!”嬴陰嫚大眼睛充滿了好奇。
秦江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看人家的眼神有點怪。
“哦,沒什麼!”他側過頭去。
“這家夥看我的眼神這麼奇怪?”嬴陰嫚看著秦江的反應,心中越發奇怪
秦江不知道嬴陰嫚心中怎麼想的,他正考慮,是不是要稍微劇透一下。
畢竟嬴陰嫚還送了他一塊玄鳥玉佩,而且這幾次交往下來。
他發現,嬴陰嫚的人其實還挺不錯的!
坐視她等死,好像不太夠意思!
他對天發誓,絕不是因為嬴陰嫚長得太過美麗,才動的惻隱之心。
“公主殿下!”秦江忽然開口。
“小心胡亥!”
“小心胡亥?”嬴陰嫚聽到秦江一句沒頭沒尾的話,有些摸不到頭腦。
“胡亥現在,正在跟著宮中跟隨師傅學習!”
“他有什麼值得小心的?”嬴陰嫚喃喃說道。
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也就是未來的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
“臥槽,他還沒跟趙高混到一塊去?!”秦江聽到其中關鍵信息,鬆了一口氣。
萬幸這兩大天王還沒碰麵。
要不然大秦可就慘了!
胡亥加趙高!
這對組合,可是滅國神器!
當然,是滅自己的國。
兩大“高手”合力送出大秦江山。
也是獨一份!
“怎麼,難道有什麼不妥嘛?”嬴陰嫚好奇看向秦江。
她不明白,秦江怎麼這麼關心胡亥?。
“沒什麼!”秦江擺了擺手。
現在胡亥還沒做出後來那種事情,趙高也沒出現。
他就算劇透也沒人信,萬一傳到嬴政耳邊,落得個挑撥他們父子關係,秦江要倒大黴。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內侍的呼喊聲。
“關內侯!”
“關內侯!”
“關內侯,這是叫誰呢?”秦江微微一愣:“皇宮內,也有人姓關?”
嬴陰嫚看到秦江的反應,素手輕撫額頭,做了個痛苦狀的表情。
“內侍是在叫你呢!”
“叫我?!”秦江這才反應過來。
他之前,還被嬴政賜了個關內侯的爵位。
隻不過一時間,心態還沒轉變過來,忘記自己已經是擁有500戶食邑的關內侯了。
“估計是你老爹有事情找我,你先在這裏呆著,等我走後,你再離開!”秦江看向嬴陰嫚,對她詳細囑咐。
他可不敢讓人看到,深更半夜的,他和嬴陰嫚躲在一起。
這要是讓嬴政知道了。
他不敢想!
嬴陰嫚:“......”
她有些愣神。
敢這麼說話的,從小到大。
也就秦江一個人敢這麼對她?。
“這家夥,難道就沒半點敬畏之心?”她看著秦江有些無語。
好歹也是大秦公主,這麼沒牌麵?
秦江這時已經悄悄離開了禦膳房。
外界。
嬴政身邊的內侍,正在四處找尋秦江的蹤跡。
可惜找了一圈,也沒看到秦江的人影。
“奇怪,關內侯這是去哪了?”內侍四處尋找秦江的蹤跡。
可惜都沒找到。
正在這時,一道人影忽然出現在內侍身後,猛的伸手拍了拍內侍肩膀。
那名內侍頓時被嚇了一跳,當看清是秦江後,才拍了拍胸脯喘氣道:“原來是關內侯,您這是到哪去了?”
“沒什麼,四處轉轉!”秦江輕描淡寫掠過。
那名內侍聽到秦江的話,也沒細問,繼續開口說道:“剛剛陛下有事召見關內侯,沒想到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關內侯在哪?”
“秦王召見我?!”秦江目光波動。
古人作息很早,現在應該早就睡著了。
怎麼會在這時候召見他?
“前麵帶路!”秦江對內侍開口吩咐。
“請!”內侍在前麵做了個請的手勢,為秦江引路。
兩人一路回到鹹陽宮中。
剛一踏入正殿,秦江看清眼前情景時,就是一愣。
鹹陽宮正殿內。
雖然已是深夜。
但依舊輝煌大氣,燈火通明。
大殿之上,秦王嬴政,一身黑色玄鳥服飾,冠冕堂皇,端襟正坐。
依舊一絲不苟,神態威嚴。
帝王之氣,勃然散發。
而在下方,一名同樣一身黑色服侍,高冠肅穆的中年人也身軀站的筆直。
“丞相李斯!”秦江認出對方身份。
正是如今大秦。
身份地位最高。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大秦丞相!
【大晚上不睡覺,跑鹹陽宮來幹什麼?!】
【沒看我政哥的身體都快被掏空了?!】
“啪!”嬴政一巴掌拍的身前桌案發出巨響。
他打斷秦江胡思亂想。
殿內,李斯也被他的舉動嚇了一跳。
“秦江,正好你也來了,一起聽聽吧!”嬴政指了指李斯旁邊的一處坐位。
意思很明確,賜座旁聽。
秦江直接入座。
嬴政繼續開口說道:“五日之前,河道大水!”
“三日之前,關中蝗蟲!”
“現在各地流民,不下百萬,朝廷上時局動蕩!”
“情況十分危急!”
“丞相對此怎麼看!”
聽到嬴政出言詢問,李斯也直接開口說道:“微臣認為,朝廷不能開倉賑災!”
“嗯?”嬴政聽到李斯的話,眉毛一挑。
李斯似乎對嬴政的反應,早就知道,依舊侃侃而談:“我大秦,以法家治理國家”
“奉行軍功製!”
“無功無祿,不可得食!”
“試問那些流民,平日裏就怠慢農桑,以至於天災一到,立刻貧困潦倒!”
“開倉放糧,指揮助長懶惰之風!”
說罷,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再者,前番消滅,燕,韓,兩國!”
“我大秦各地庫存軍糧,已經消耗一空!”
“也無力再去賑災!”
李斯侃侃而談,每一條都十分有道理。
他說完後,隊嬴政拱手行了一禮,退到一邊,目光堅定看向嬴政。
他和韓非子,都出自法家。
一生篤行法家!
整個人心硬如鐵!
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強大,這就是祖宗之法。
隻有疲民,弱民,愚民,才能將民眾牢牢抓在手中,讓他們聽話。
所以在大秦的人看來,賑災也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
不賑災,防止不勞而獲。
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的。
不過,秦江聽著李斯的話,對此不以為然。
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