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直播開始了。
整個工地空蕩蕩的,就我們兩個人,遠處架著兩部手機,彈幕刷刷地跳。
包工頭們都湊近屏幕看熱鬧,不用幹活還能拿錢看戲,誰不願意。
未婚妻坐在中間,帶著些耐人尋味的眼神。
我開始檢查建築,東敲敲西摸摸。
走進裏麵,踩著快散架的木頭樓梯往上爬,好幾次差點踩空,嚇得彈幕一片驚呼。
摸到一道牆縫時,我皺起眉頭:這要是沒被發現,以後得出大事。
周子謙那邊倒是輕鬆,一隻手搭在脫皮的牆麵上,另一隻手還悠閑地喝著飲料。
他微微皺眉思考了一會兒,就放下手,不知從哪兒掏出個折疊椅坐下了,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我這邊還在上躥下跳地修改方案,為了確保最後一版清晰,特意用手機拍了照備份。
等我終於忙完出來,看見他這副度假般的悠閑模樣,心裏頓時不是滋味。
我才不信他有這麼大本事,現在沒人給他通風報信,也沒帶任何設備。
就遠處那兩部直播手機跟著,我倒要看看他能說出什麼花來。
我剛要展開設計圖公布結果,他卻搶先報出一連串精準數據。
連我最後差點受傷才發現的細小裂縫,他都說得一清二楚。
我低頭核對設計圖,竟然分毫不差,轉而抬頭狐疑地打量他。
怎麼可能?難道真有人能跟建築對話?輕輕一摸就能看透一切?
直播間的同事們突然炸開了鍋:
“這也太神了!”
“居然真有人能這樣?”
“全程直播看著呢,耳機沒戴,也沒人遠程幫忙啊!”
“而且這樓昨天才批下來,他哪有機會提前看?”
彈幕瘋狂刷屏,都說他總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設計出最安全的房子。
不像有些人帶著團隊瞎忙活,最後交出來的說不定還是危樓。
我正琢磨他到底怎麼做到的,未婚妻的電話突然打了過來:
“鬧夠了吧?再這麼下去,效率低還浪費資源。”
“現在是建築高峰期,我們需要能幹活的人,不是你這樣疑神疑鬼的。”
電話那頭傳來同事們的起哄聲:“組長,要不您先歇歇?”
“跟著周子謙多輕鬆啊,人家隨手一摸就有數據,哪用天天跑工地?”
我攥緊手機,胸口發悶,這幫人根本不明白我執著的理由,可偏偏又反駁不了。
烈日曬得我頭暈目眩,腳下踉蹌著往後倒。
周子謙一把扶住我,臉上掛著假惺惺的歉意:
“師兄,知道你是院裏的頂梁柱,雖然方案都能過關,但大家跟著你沒少吃苦。”
“你總不信我,非要親自跑工地,現在眼見為實了吧?”
“別灰心嘛,年輕人總要超越前輩的。您這歲數,該歇歇啦。”
我差點氣笑,我才二十七,怎麼就一把歲數了。
我甩開他的手扭頭就走,身後傳來直播間同事的哄笑,還有那小子懶洋洋的哈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