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金秋十月。
入秋後天擦黑得快,這會臨近晚飯時間,家家戶戶正是需要照明的時候卻停了電。
已經吃飽飯的孩子們歡呼跑出家門,三五成群的玩捉迷藏。
還在飯桌上的小孩心不在焉,有求得家長同意的,端著碗牛犢似的跑去和小夥伴會合,惹得家長在身後叮囑跑慢點,仔細別摔了碗!
大人也紛紛走出家門口,嘬著牙花子消食,問問左鄰右舍吃飯了沒,再吐槽下今兒已經是這個星期第二回停電了。
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老街坊,不知是誰在人群裏問了句:“老丁家怎麼沒動靜?”
誰都知道那家頂梁柱老丁頭剛去世,聽說是去換公交月票時想插隊,推搡時跌倒磕到後腦勺,人就這麼沒了。
老丁家人丁興旺,老丁頭有三個兒子一個閨女。
大兒子丁榮光是個流動電影站放映員,娶了個當電報員的媳婦,生了兩個閨女一個兒子。
二女兒丁淑桃早早下鄉插隊,最近奔喪回來了一趟,聽說還沒結婚。
不過這年頭倡導知青晚婚晚育,倒不顯得突兀。
三兒子丁兆友沾了父母單位的光,到醫院院辦工廠上班,算是端上了鐵飯碗,而且還不用下鄉。
老四叫丁大強,出生得晚,明年高中畢業。
嘮嗑的人裏有歎氣的,“聽說明年恢複頂替接班,這老丁頭要是不出事,明年退休正好把工作給小兒子,多好啊。”
立刻有人附和:“可不是麼,而且丁家老三正準備結婚,偏偏就在這節骨眼上出了白事。”
再有人壓低聲音,“聽說能活,是江大媽不肯救。”
誰都得叨叨一句不能夠吧!
江大媽隨夫姓,老輩子都喊她丁江氏。
平日裏誰談起老丁家過得好,鮮少提起江大媽,頂多說一句人命好生了三個兒子,往後三個兒子搶著給養老,經濟和人力都能使喚得開,腰杆硬有依靠,老了也不用愁苦。
那丁江氏平日伺候一家老小飲食起居,得空就去市醫院食堂當家屬工,實在是沒什麼亮點,能做那麼大膽的事?
而且老丁頭出事那一天,江大媽趕著去醫院時還在家門口摔了一跤,昏迷了十幾分鐘才清醒,
老夫老妻看著感情還行,怎麼會見死不救呢?
看湊過來聽的更多了,人再接著往下說,
“百分百保真的消息,還聽說江大媽是為了騰出救護車去接別的病人才忍痛放棄老丁頭,為此還得了市醫院的表彰,轉正成正式職工了。”
誰都倒吸了口冷氣。
這老丁家祖墳真是冒青煙!
江大媽要是真轉正了,那明年等恢複頂替接班製度一下來,當媽的直接辦理退休,讓小兒子進市醫院單位工作,那三個兒子的未來不就都有著落了麼。
平日裏和江大媽走得最近的好幾戶鄰居到底放心不下,結伴往老丁家走去。
還沒等敲門,丁家大門卻忽然打開了,丁老四滿臉氣憤的吆喝:“大家都來看,都來評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