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是雜燴湯,其實就是加了些菜葉和豆腐的麵糊,鹹味足,很適合早起在碼頭幹活的工人吃。
林知夏有些吃不慣,但也沒浪費,就著李嬸早上塞給她的窩窩頭一起吃完了。
蘇慧娘本就沒什麼胃口,這雜燴湯又實在太鹹,她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
林知夏見狀,將手中的碗放下,“娘,你等在此處,我去那邊瞧瞧。”
“你去吧。”蘇慧娘提不起興致,精神不好,人也蔫蔫的。
林知夏在對麵的燒餅攤停下腳步,“嬸子,你的燒餅怎麼賣?”
看攤子的大娘立刻從小板凳上坐起來,熱情開口:“十五文一袋,一袋裏麵有十個嘞!最適合帶上船當幹糧了!買一袋嗎?”
大娘一看就是經常在此處擺攤,說出口的話和那個賣雜燴湯的小哥幾乎一樣。
“姑娘,我家的燒餅個頭大,吃半個就能吃飽,十五文不貴的!”
大娘見林知夏沒出聲,還掀開籮筐上蓋著的花布,好讓林知夏瞧清楚她家燒餅的分量。
林知夏掃了一眼,燒餅確實大,“給我拿兩袋吧。”
“行嘞!我再送你一個,拿著吃!”賣燒餅的大娘見林知夏爽快,又塞了一個燒餅給她。
“多謝大娘。”林知夏也沒和她客氣。
誰讓她現在窮,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
窮歸窮,有些必須要花的錢還是得花。
蘇慧娘沒胃口,吃不下雜燴湯,林知夏隻能咬牙花四文錢買下一個肉包。
好在這肉包個頭大,林知夏的心裏才得到些安慰。
冒著熱氣的肉包被油紙包裹,遞到林知夏手中,“客人您拿好。”
資深吃貨林知夏聞著肉包的香味,極力克製著再買一個的衝動,快步離開了包子攤。
林知夏見蘇慧娘低垂眉眼,不知道在想什麼,索性挨著她坐下。
“娘,你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回來?”林知夏將手中的大肉包塞進蘇慧娘手中。
蘇慧娘看著林知夏,嘴角牽起一絲笑意,配合著她開口:“包子?”
“是大肉包!”林知夏將油紙打開,肉香味更濃,“快趁熱吃!”
“好。”蘇慧娘看著一直安慰自己的女兒,麵上的笑意濃了幾分,低頭分出一半的包子,“咱們一人一半。”
最後母女倆兒分著吃完了一個肉包。
貨船的貨物也全部裝完,昨日的舟師在碼頭取了通行的木牌,衝碼頭招手,“都過來,船馬上開了!”
不止林知夏和蘇慧娘,周圍坐著的幾個人也全部起身,顯然也是坐船的人。
有老人、稚童也有婦人,一行人莫約二十人都排隊交錢上船。
林知夏發現這舟師人還挺實在,稚童他隻收了五十文,比後世某些兒童票還良心。
上了船,舟師張泉就沒功夫再管她們了。
“柱子,你帶著這些人去找船艙。”張泉扔下一句話,就大步離開。
從甲板上來了個曬得黝黑的小夥子,一上來就笑嘻嘻地打招呼,露出一口白牙,襯得他越發黑了。
“各位跟著我走就成,若是暈船記得和我說,我帶你們去靠近中間一點的船艙住。”
柱子很熟練,顯然他沒少接待上船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