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鐵路繁星鐵路繁星
易陽

第一十三章 中外教學(二)

華人學生的水平稍微一些,有幾個可以用華語交流(他們將普通話稱為華語)。印尼學生的四聲很差,陰平和上聲不分,就是第二聲和第三聲不分,有時把第四聲讀成第一聲。

好在有劉向南做翻譯,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卻是把劉向南給難倒了。很多鐵道信號自動控製專業詞,比如矮型信號機、自動閉塞信號、通過信號機、高柱信號機,因為沒有現場設備,劉向南翻譯完了,學生卻一臉的茫然不理解。黃宇每次都盡可能的把這些專業名詞找到對應的圖片,放到PPT上方便學生指認。每次這樣講課,比在國內的效率就低了很多。

劉向南把自己帶去的《漢語教材》書複印了一套,發給學生輪流使用,同時編了一套簡單而實用的教材。

劉向南發現很多印尼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印尼語的發音和英語的發音不同,有時他們說OK的K(kei),他們把K讀作G(gei),聽起來很暈。現在上課有時很搞笑,印尼語、中文、實物、肢體語言交叉使用,不管怎樣就是讓學生理解明白鐵路專業知識。好在經過一周的磨合後,中 國老師和印尼學生都相互慢慢適應了。

從戶外實地觀測、收集數據剛回到學校,劉築路又馬不停蹄的指導學生分析數據,開展動車組通過隧道與隧道內交會時列車氣動效應的理論研究。當學生研究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幫學生分析、指導他們朝在列車內、外瞬變壓力關係,隧道內瞬變壓力與洞口微氣壓波關係,以及實現動車組隧道內精確交會控製方法等方麵尋找突破口。

這天,劉築路正在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特定有限區間”惰行試驗方法,這是一個我國高速鐵路中長隧道非恒定流空氣附加阻力的測試難題。劉築路他們忘我的投入,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李天成站在他們身後,凝神仔細的觀察了一段時間的試驗。當劉築路猛的回身時,差點撞到了李天成,兩人都各自被嚇了一跳。

李天成調侃式的說:“大路,你在學生麵前不要搞得這麼莽撞,好不好?”

李天成和幾個同門師兄弟在私底下總是喊劉築路為大路。李天成還說,師爺叫大成,師父叫大路,會不會亂了輩分呀。以前劉築路課堂上時常將自己父親劉大成上一輩人的艱苦卓絕築路精神作為案例講給學生們,常常也自我調侃名字劉築路的由來。劉築路被他們喊多了也就習慣默許了。

“你這臭小子,你是幽靈嗎?這樣鬼鬼祟祟的出現在我們身後,你想嚇死人啊。”

“老師,你們剛才做的試驗,好像有個細節疏漏了。”李天成沒有接他導師劉築路的話,卻說起了“特定有限區間”惰行試驗方法。

聽到有人這麼說,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直起身子看向了李天成。

“你們這麼看著我幹什麼?你們這麼看我,也是有細節給疏漏了。”李天成嘟噥著。

“師兄,那你說說看我們把哪個細節給疏漏了?”一個學生眼睛直直的盯著李天成問。

“這個嘛,大路今天是不是眼花了,不然不會察覺不出來呀。”李天成把問題拋向了劉築路。

“老師這一個多月來,不是帶我們跑京滬高鐵、武廣高鐵的隧道內高速交會試驗,就是指導我們做試驗,都沒得好好休息,這兩天更是加班加點的熬著。”剛才的那個學生心疼導師的說道。

“不說那麼多,可能真是有我疏漏的細節了。我們再來一次。”劉築路打斷了那學生的講話。

李天成也是心疼的看了看劉築路,然後轉向試驗台說:“剛才你們做了動車組通過隧道時車外最大負壓出現位置的理論計算,也做了動車組車外最大負壓與隧道長度關係的理論計算,包括隧道內瞬變壓力與洞口微氣壓波關係也考慮到了,但是恰恰忽略了車內和隧道內瞬變壓力3秒變化極值比例因子與隧道長度理論公式。”李天成看了看大家夥,繼續說道,“正是這個疏漏,影響了列車內外和隧道內瞬變壓力以及洞口微氣壓波測試數據結果。”

聽完李天成這麼一說,劉築路猛拍了一下腦袋說:“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看看是暈糊塗了。”

“老師,你也要注意休息才行啊。”李天成關切的說。

幾個學生都紛紛附和勸說著劉築路。劉築路說等搞完這個,我們好好休息。李天成知道,劉築路那隻是嘴巴應著說,他那次不是搞完了這個,還會有下一個,下下一個。

劉築路帶領學生們,經過反複試驗,揭示了300公裏/小時~350公裏/小時速度下洞口微氣壓波隨隧道長度變化規律,提出了需要采取減緩措施的臨界隧道長度,並探索了緩衝結構與輔助坑道對洞口微氣壓波的減緩作用。創造性地建立了高速鐵路隧道空氣動力學測試係統,解決了長大隧道全長範圍內空氣動力學測試難點問題,實現了車上車下與隧道各個測點同步、無線、遠程測試技術的突破。

課題通過驗收時,聯合專家組一致認為,劉築路帶領的課題組首次對CRH2型、CRH3型動車組在200公裏/小時~350公裏/小時速度下單列、重聯與交會通過隧道時附屬設施受到的氣動力進行了現場試驗測量,分析了車速、車型、運行工況、附屬設施位置等對附屬設施氣動力的影響規律,並對附屬設施在350公裏/小時速度下的安全性進行了評價,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數據,為製定相應速度等級下相關列車安全運行標準,提供了重要依據。

終於不白白枉費了劉築路他們的辛苦付出,他指導學生撰寫的論文,取得了300公裏/小時~350公裏/小時條件下,動車組車體內外和隧道內瞬變壓力的變化規律、微氣壓波的影響因素和變化規律、緩衝結構的設置條件、隧道附加阻力的試驗方法和具體增量、隧道內輔助設施需要承受的氣動荷載要求以及長大隧道遠程監測控製技術等研究成果。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