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鐵路繁星鐵路繁星
易陽

第一十七章 守望相助

“籌備、外聯和公開意見征詢不應該隻是一種形式。公開征求意見必須是實質性的,”萬隆的環保非政府組織WALHI西爪哇分部執行理事梅基·帕恩童說,“從一開始就有人對項目未能充分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及公眾意見征詢表示擔憂。”

高鐵項目的規劃線路穿越人口密集的郊區、山區、農業高產區以及重要的集水區。WALHI西爪哇分部曾說,他們擔心這條線路會影響供水,增加山體滑坡的風險,並對周圍地貌造成環境壓力。

高鐵項目因洪水、山體滑坡以及建築物受損等一係列問題而陷入困境。該項目還麵臨其他一些問題,如項目造成印尼國家石油公司的天然氣管道受損而引發爆炸,導致奇馬西鎮附近梅龍發生工人傷亡。施工還導致附近房屋受損,以及存在不當的垃圾填埋及傾倒行為。據雅加達郵報報道,因為高鐵線路施工導致開放綠地麵積減少,從而加劇了2月下旬雅加達郊區貝卡西(Bekasi)發生的洪澇。

“土地用途的變化有目共睹,”帕恩童說。除了農業用地的損失,WALHI西爪哇還記錄了現有房屋受損和征地相關的一些問題。他們還擔心住宅用地會被用作垃圾填埋場。

西爪哇奇馬西鎮住宅區的隧道爆破工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許多房屋的牆體出現裂縫。”他說。

“他們這些目光短視的人說的話,是沒有理由的,站不住腳的。”萬隆的印尼國立巴查查蘭大學公共政策專家約吉·蘇普拉約吉駁斥道,“雅萬高鐵項目能夠減少交通堵塞和空氣汙染、縮短旅途時間,因此很有必要。交通擁堵意味著從雅加達到萬隆的150公裏車程可能需要5個小時以上,而高鐵項目承諾會將時間縮短至40分鐘,從而優化印尼第一和第三大城市之間的連通。”

“許多萬隆居民在雅加達工作,”蘇普拉約吉說,他就時常往來於兩城之間,所以希望這個線路能縮短旅途時間。

公共工程與公共住房部的官員蘇馬迪拉加說:“‘一帶一路’是當今時代最恢宏的合作構想,也是最宏偉的民生工程。”它不僅為各國合作勾畫了大藍圖,也為一個個普通家庭和參與者實現了他們的小夢想。

雅萬高鐵工地上有一位95年出生的泗水女孩兒名叫洛菲婭,她2016年從中 國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後加入了雅萬高鐵項目部,從翻譯做起,一步步成長為“白領”骨幹,實現了個人與項目和企業共同成長。洛菲婭到雅萬高鐵公司工作3個月後,給媽媽購置了一輛小汽車,實現了她兒時的夢想。現在,她最大的願望就是高鐵不僅可以早日完成,還可以早日修到她的家鄉泗水。

目前,雅萬高鐵建設已進入全麵實施推進階段,征地拆迀穩步推進,包括一大批橋梁、隧道在內的50多個工點已開工建設,大型盾構機已下井安裝調試,首榀箱梁澆築成功,工程建設取得越來越多可視化進展。我們期待著雅萬高鐵早日建成,將目前雅加達至萬隆3至5小時車程縮短至40分鐘,不僅便利兩地人員往來,並將形成高鐵經濟走廊。

蘇馬迪拉加介紹說,在東南蘇拉威西省的青山工業園,過去5年圓滿完成了年產300萬噸不鏽鋼的生產目標,使印尼一躍成為世界並列第二的不鏽鋼生產大國。27歲的當地小夥兒旺吉,經過幾個月的崗前培訓,從小工成為了工業園的吊車駕駛員,月工資漲到八百萬盾,全家都為他感到高興。像旺吉這樣的本地員工,在園區內還有28000多名,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2018年,華為響應佐科總統發展職業教育的號召,為來自12所印尼職高的上千名學生免費提供ICT職業培訓,為印尼培養自己的站點工程師。華為還邀請了100多名印尼學生前往中 國學習通信領域專業知識,為他們提升能力、拓寬視野提供給了寶貴機會。

華為公司從2000年最初的5名員工,發展到如今在印尼已有2500多人,員工本地化率達到86%,每年間接帶來就業崗位2萬多個。

“如果我們回顧過去5年多來“一帶一路”合作究竟為印尼帶來了什麼,我想以上就是答案。它帶來了投資與合作,帶來了機遇與夢想,帶來了成長與進步,帶來了憧憬與希望。”蘇馬迪拉加說道。

中鐵項目部熱心參與並積極支持當地各類公益活動,主動融入當地社會生活,形成常態化。先後給BIZ PARK村民改移道路300米,將原土路標準提高到混凝土硬化道路,對原汙水橫流的水溝進行改移升級;在紅線裏程DK115-116軍區施工時,對當地孩子發放書包文具進行助學,對清真寺進行了捐資修繕;為實現印尼高鐵施工的本土化,項目部聘用大量的當地村民和各類工人,帶動了所在地區的就業,惠及普通印尼大眾。項目部建立了以工程部、試驗室和現代化製梁場為主陣地的教學實踐基地,積極推介"中 國標準",培養了一批印尼本地工程技術人員和綜合施工管理人才;參加當地社區舉行的為地震、海嘯受災區捐物捐資活動,得到當地社會、當地百姓的好評。

國際上有人批評中 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合作中,不顧所在國負債情況和償債能力,為一些項目提供貸款,加重了這些國家的債務負擔,從而獲得控製權。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 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 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淩駕於人的強買強賣。這麼多年來的事實表明,中 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附加政治條件,不謀取政治私利,而是致力於通過加強各國間互聯互通,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讓那些處在不利位置上的囯家,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全球分工當中,更多地從全球價值鏈當中獲益,從而為各國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更大的動力。

中 國與印尼是友好鄰邦,傳統友誼源遠流長。2000多年前,中 國就曾接待過來自爪哇的特使,開啟了兩國友好交往的曆史。600多年前,中 國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到過爪哇等地,留下許多至今仍廣為傳頌的佳話。

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中 國人民堅定不移的選擇。無論是漢唐時期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還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給有關國家和人民帶去的都是加強交流與合作的誠意,傳遞的都是增進友好情誼的心聲。中 國人民深刻認識到,隻有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的發展才是持久的、牢靠的發展,也才是既有利於中 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

雖然我們相隔遙遠,但浩瀚的海洋阻擋不了我們的友好交往。正如印尼朋友在歌中所唱的:“雖然我們相隔萬水千山,可是我們的心緊緊相連。從雅加達到北京,一路悠揚的歌聲,歌頌我們兩國人民如兄弟一般。”

中 國和印尼同為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發展中大國,中 國和印尼都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日惹的婆羅浮屠佛塔與中 國的萬裏長城都是古代東方文明的奇跡。中 國古代佛教高僧法顯、會寧、義淨曾到爪哇、蘇門答臘居住和學習。600年前中 國偉大的穆 斯林航海家鄭和曾在雅加達等地建立多個清真寺,三寶壟至今仍傳頌著他與當地人民友好交往的曆史佳話。近代以來,兩國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的艱苦歲月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結下了深厚友誼。新中 國成立後,印尼是最早與中 國建交的國家之一,並且幫助新中 國打破西方貿易禁運。對此,中 國人民銘記在心。

在對方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時,兩國人民感同身受,患難與共。2008年中 國發生汶川地震時,印尼派出醫療隊奔赴災區。印尼亞齊一位80歲的老村長行程2000多公裏,親手把全村的捐款送到中 國駐印尼使館。2004年印尼發生地震海嘯災害時,中 國國際救援隊也迅速趕赴災區救援。這充分表明,中 國和印尼是好鄰居,更是好兄弟。

印度尼西亞人民常講:“金錢易得,朋友難求。”我們兩國人民的真摯情誼,就是這種千金難求的寶貴財富。

2004年12月26日,平靜的印度洋驟然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了大規模海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遭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世界為之震驚。海嘯發生後,中 國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製,當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尼在內的受災國提供援助,開展了新中 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在中 國,從工廠到機場,救援物資一路綠燈,一架架飛機滿載著中 國人民的愛心飛往亞齊等災區。中 國國際救援隊是第一支抵達亞齊的國際救援隊,他們在短短13天裏救治了1萬多名受災群眾。當地群眾見到他們,不少人學會了用漢語說:“中 國,北京,我愛你。”

中 國民眾也自發以各種方式對印尼災區人民表達慰問、提供捐助。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並不富裕,老伴患病長期住院,他本人也剛做完手術,但為了讓印尼災區孩子繼續讀書,他捐出了辛苦積攢下來的1000元人民幣。錢雖不多,但充分體現了中 國人民對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

同樣,在中 國人民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印尼人民也向中 國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5月12日,中 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區人民急需救援。印尼第一時間向中 國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醫療隊趕赴災區。印尼醫療隊抵達災區後,不顧災後餘震的危險,夜以繼日工作,診治了260名災民,為844名居民和120名學生提供了義診。印尼醫療隊隊員在回國前把身上所有錢物全部捐給了災區。印尼人民也自發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有的專程來到中 國駐印尼大使館,表達他們的祈願和祝福。印尼民眾的舉動讓中 國人民深受感動。

這樣的故事,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中數不勝數,充分印證了中 國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語,叫“患難與共”。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