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2章

府裏老夫人是最清楚張兆慈的嫁妝的。

聽張兆慈這麼說,老夫人的臉色一下子就難看了許多,她對張兆慈說:“明天你們一家四口帶著路嬤嬤該怎麼走就怎麼走,別的你就不要管了,府裏有我在呢。”

老侯爺當年可是被張兆慈的爺爺救過命的,後來現任侯爺也是被張家人救過,所以當年張家遇到難處,想要給自家姑娘找一條活路的時候,求到許家,老夫人跟侯爺商量了才定下來許蕘跟張兆慈的婚事。

為了遮人耳目,張兆慈明麵上的嫁妝不多,畢竟那個時候張家在很多人的眼裏,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老夫人可是知道張家的底蘊的,張兆慈帶過來的那些東西都是過了老夫人的眼,這麼些年,張兆慈在這府裏過的很是低調,這也是老夫人最願意看到的,隻有這樣,才能不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聽到張兆慈提到那些東西,老夫人說:“那些東西你藏好了,把那口大箱子裝上些別的東西,抬到我的院子裏來。”

張兆慈嚇了一跳,說:“老夫人,萬萬不可。”

老夫人說:“你聽我的安排就好,現在這府裏,也還是在我的掌控下,我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就好。”

張兆慈看著一臉堅毅的老夫人,這個時候才想起來,老夫人出身武將世家,當年的老夫人,也是跟著老侯爺一起上過戰場的。

張兆慈跪下來,給老夫人磕了一個頭,就趕緊回去安排了。

許梔看自己的娘親從老夫人院子裏回來之後,就把床底下那個紫檀木雕花的大箱子拿出來,把裏麵的幾個小盒子都拿出來,然後去許蕘的書房拿了一些書放在箱子底下,又把幾塊綢緞放到上麵,這才把箱子蓋好了,等到晚飯之後,趁著院子裏麵沒有人,招呼院子裏的幾個粗使婆子,連個燈籠都不打,抬著往老夫人的院子裏走。

老夫人看到張兆慈帶著人抹黑往自己院子裏抬箱子,讓李嬤嬤把箱子給安置好了,對張兆慈說:“你說你也是,怎麼摸著黑給送過來呢?”

張兆慈笑著說:“老夫人,做戲咱們就做全套的,這錦衣夜行才不露白的道理我還是懂的。”

老夫人笑嗬嗬的說:“這句話是用在這裏的嗎?好了,時候也不早了,你趕緊回去休息吧,明兒還得早起呢。”

張兆慈答應著,就帶著人回了自己的院子裏。

許蕘跟許棣還有許梔都在主臥室裏麵等著呢,看到張兆慈回來了,許蕘笑著說:“哎喲,咱們三奶奶這是藏寶貝回來了呀。”

張兆慈嗔怪的罵道:“去,說什麼酸話呢,我這不都是為了咱們家嗎,來來,娘親跟你們說呀,那些寶貝娘親都給藏到床底下的一個箱子裏了,娘親的床底下挖了一個坑,我把那幾個盒子用油布包了之後就埋到裏麵了。”

許棣說:“娘,不至於吧,不就是那麼點東西嗎,至於您還得在自己房間裏挖坑藏起來呀。”

張兆慈說:“什麼就那點東西呀,別的不說,就說那些寶石,那就是無價的東西,當年都是你姥爺他們從海外弄回來的,我成親那會,我們家遇到了事情,你姥爺覺得帶著那些東西都是累贅,索性就都當成了嫁妝給了我,我可是帶著我們張家大半的家財嫁過來的。”

許棣很奇怪的說:“娘,那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姥爺那邊的消息呢?”

張兆慈歎了口氣,說:“他們當年呀,遇到難處了,惹上了不該惹的人,為了保命隻能隱姓埋名的躲起來,當初都說好了的,不跟我聯係,什麼時候他們覺得時機合適了,就來聯係咱們家。”

許棣聽了,說:“娘, 那你現在的這些東西,以後是不是還要再給姥爺他們送回去呢?”

張兆慈說:“瞎說什麼呀,說了給我的嫁妝,那就是我的,你幾個舅舅可是很能劃拉錢的,我猜現在他們大概是躲在海外某個什麼地方吧。”

許棣聽了,說:“那當年得罪的人一定很厲害吧,要不然也不會舉家逃難了。”

許蕘說:“當年既然是那麼隱秘的事情,你姥爺他們這樣做一定是有他們的道理的,你一個小孩子還是少說這樣的話,咱們家現在真的是風雨飄搖的。”

許棣歎了口氣,說:“誰說不是呢。”

翌日,府裏下人把許蕘一家人的行李都搬到了外麵的馬車上,鏢局帶著幾輛車過來的,張兆慈精簡了再精簡,最後還是帶了三大車的行禮,再加上一家人要坐著的兩輛馬車,還有鏢局自己人帶著的坐人的馬車,看起來規模也是挺大的。

許蕘跟張兆慈帶著許棣還有許梔早早的吃了飯之後,就去了老夫人的院子裏,要遠行了,要給家裏的長輩磕頭行禮。

老夫人讓李嬤嬤拿出自己給他們準備的東西,一些還冒著熱氣的點心,還有一大包袱的大餅。

侯爺跟世子帶著府裏的人在二門等著呢,一直給送到了大門外。

張兆慈帶著許梔許棣跟路嬤嬤坐在前麵那一輛馬車上,青苗青穗坐在後麵那一輛小一些的馬車上, 至於許蕘,休息的時候就過來張兆慈這邊的馬車,不想休息了就去跟鏢局的人坐在一起聊天。

府裏出了派出來兩個侍衛,還有幾個府裏的下人跟著,他們要把三爺一家送到河西縣,安頓下來之後再回來,這會有的騎馬,有的就坐在放行李的馬車的車轅上。

剛出京都,路還是挺好走的,張兆慈看了看,京都城裏的都是青石鋪的路,出了京都的西門之後,走了一段的青石路,接著就是黃沙路,好在路也是有人經常修整的,路麵還算是比較平穩,這樣的官道,為了軍事上的保障,路還算是好走。

馬車減震不行,車輪也是木製的,坐在行走的馬車上,屁股下麵實在是難受。

鏢局的人除了騎馬趕馬車,還有步行的,許棣見了,說:“這要步行一千多裏的路呢,也不知道腿能不能受得了啊。”

張兆慈說:“等到了驛站,找一些舒筋活血的藥材熬點湯泡泡腳,再熱敷一下腿,應該是挺管事的。”

路嬤嬤一直聽許家老夫人說自己的這個三孫媳婦是個好的,為人不迂腐,性子又爽利,做事情還大氣,現在看來,還真是個不錯的人。

午飯就是在車上簡單的吃的,吃了一些點心,喝了些車上茶壺裏的茶水,茶水都還是熱的。

晚上到了離都城幾十公裏的一處驛站,許蕘拿出自己的文憑來,這一幫子就被妥善的安置在驛站裏麵。

張兆慈就去放置自己藥材的車上,翻找了幾樣藥材,給了驛站夥計一些銀子請人家用一口大鍋給熬了滿滿一大鍋的湯汁,然後找戶大家過來,或者是用來泡腳,或者是把巾子用熱熱的湯汁子蘸濕了之後趁熱敷到腿上。

簡單的休息一晚上,在驛站裏麵吃了早飯,就又開始行程。

因為帶著張兆慈這個中西醫的大夫,而且還是個醫術很高明的大夫,許蕘覺得自己的底氣很大,最起碼不會害怕有人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耽擱了行程。

後麵幾天,都是能夠在休息的時候找到驛站,好好的歇在驛站裏麵,張兆慈照例是安排人熬湯藥讓大家或者是燙腳,或者是敷腿,路過一些比較大的城鎮,除了補給一些生活用品,張兆慈都要去藥店,多多的買需要用到的藥材。

走在路上的第七天,沒有趕上驛站,就需要在野地裏休息了。

鏢局行鏢的野外生活經驗豐富,他們指點著找了一處靠近水源地形開闊的地方,把馬車停下來,埋鍋做飯,割草喂馬。

張兆慈帶著許棣還有許梔,就在這附近溜達溜達。

這一塊地形雖然挺開闊的,但是附近有個樹林,遠遠的看去,林茂草深,現在已經進了五月了,張兆慈害怕裏麵有什麼蟲蟻,也就沒有帶著孩子走的太靠近了。

買的那幾口鍋終於派上用場了,許蕘專門去鐵匠鋪子請人家打了一個小小的鐵爐子,樣式還是自己去農家樂玩的時候看到農家樂的老板在後院劈柴做飯的時候用的,當時因為好奇就過去看了看,覺得這樣的爐子真的是非常的實用,這次要在路上走很長時間,說實話,不管是許蕘還是張兆慈,甚至是許棣,都是不喜歡委屈自己的人,特別是出門在外,那是絕對不能夠將就的。

為了這個小爐子,許蕘加了錢,又守著人家鐵匠待了一天,才總算是弄出來一個看著奇形怪狀的東西,反正不管好看不好看的,好用就行。

事實證明,這個已經看不出是一個爐子的鐵疙瘩還真是好用,不管是熬粥還是燒水,都是杠杠的,鏢局的師傅見了,圍著許蕘一個勁的問怎麼做的,許蕘就把都城那個鐵匠鋪子告訴了幾位鏢局的師傅,讓他們回去之後就去那邊,估計鐵匠鋪子的師傅已經做出改良版的來了。

吃過飯之後,張兆慈找出來一些藥粉,灑在這附近,這可是專門用來防蟲蟻的,現在很多地方人跡罕至,誰知道裏麵藏著什麼毒蟲蛇蟻的,做好了防範工作那是比什麼都好的。

侍衛跟鏢局的師傅分派好了值守的人,許蕘帶著許棣去後麵找了一個放東西的車子,在上麵鋪了褥子,蓋上一床被子就開始睡覺,現在雖然白天天氣熱了,但是晚上還是很冷的。

張兆慈坐的馬車夠大,她帶著許梔跟路嬤嬤就睡在這馬車上,白天雖然坐在馬車上, 但是這樣坐一天也是挺累的,許梔躺下之後就閉上眼睛睡著了,倒是路嬤嬤,上了年紀,覺本來就少,看張兆慈也是一時半會的睡不著,就跟張兆慈小聲的說話。

路嬤嬤說:“早幾年,那個時候我還小呢,在太後的宮裏見過你的爺爺。”

張兆慈聽了,很是驚訝,說:“我爺爺?我也要也就是個普通的坐館大夫吧,怎麼還能去太後的宮裏呢?”

路嬤嬤說:“前朝你們張家可是出過太醫院院使的人家,家傳的絕學,那能是一般的人家嗎?也就是後來你們家老爺子實在是不願意再在宮裏混,這才再三的辭了太後的請招。”

張兆慈說:“我覺得不進宮裏挺好的,就算是沒有進宮,這不是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嗎?路嬤嬤,我小時候是我爺爺一手帶起來的,我爺爺什麼心思我心裏清楚,他老人家呀,就是盼著自己的兒孫能夠平平安安的活到老呢,誰知道還是違了他老人家的心願。”

路嬤嬤歎了口氣,說:“事情總有個水落石出的時候,你也別太著急了,人隻要是平安就好,留得青山在,還能沒柴燒嗎?”

張兆慈沒再說話,翻了個身,看著自己的小閨女睡得小呼嚕打的呼呼的,笑了笑,給許梔掖了掖被腳,跟著閉上眼睛睡覺,都是些過去的事情,誰耐煩再去翻出來啊,以後真要有人惹到自己跟前來,想辦法打回去就好,偌大的天下,還能沒有個說理的地方了嗎?

這一晚上,睡得張兆慈腰酸背痛的,睡在馬車上,還真不是個好事情,張兆慈就在想著,後麵哪怕是耽擱點時間,也不要睡在野外了,不休息好了身體能好嗎?至於鏢局的人,不就是銀子的事情嗎,隻要銀子到位了,人家還不願意陪著你住客棧,睡大炕嗎?

這一路上倒是沒出什麼事情,也是因為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雖然路途遙遠,倒是沒什麼大山,再加上本朝建國這麼過年了,除了外敵,那些山大王什麼的沒少剿了,每個開國之初的幾個皇帝,想的就是要開創一個河清海晏的世界,所以,真的是卯足了盡頭要給老百姓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先到了河西縣所屬的州府,去找了許蕘的上級,領了新的官調文憑,這一隊人馬跟著在州府住了一天,又趕了兩天的路,這才到了河西縣。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