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玉玨原本是一對,前世,沈景沅送了孟莘莘一枚,自己留了一枚,兩段玉玨一拚,便是一個圓圓滿滿的玉環。
隻可惜,往昔的甜蜜戛然而止,這圓滿被他親手摔碎了。
如今得以重活一世,他瞧著她小小的胖手握住那玉玨,心中五味雜陳。
這樣多的寶物,她偏偏挑中了這一件,難道她當真記得?
她......她也是重生而來的麼?
沈景沅自降生一來,一人背負著兩世的記憶,實在孤獨。
倘若她真的陪伴他而來的,那他......
他腦中一片混沌,忍不住各種胡思亂想。
而孟莘莘望著手中的玉玨,腦中也不斷浮現出前世的種種。
當初她一心愛慕他,收到這玉玨時真是滿心歡喜,比男子得了天下還要滿足。
後來懷了龍胎,她也曾撫著小腹暗暗計劃,要將這玉玨送給孩兒作為見麵禮,叫他將自己與沈景沅的深情一直傳承下去。
可後來,皇兒沒了,她也抑鬱而終。
如今再回想那些少女情愫,孟莘莘隻覺得諷刺。
她是瞎了眼,才會愛上這樣一個沒有心的人,被他辜負了一生,更帶累了母族全家。
當下,她一個狠心,揮舞著小手便要將玉玨遠遠丟開。
本想將它扔到地上,叫它連同前世的記憶徹底粉碎,可她力氣太小,隻扔出幾尺遠。
玉玨落在案上,完好無損,隻發出“咚”的一聲。
可沈景沅卻覺得,他的心被她摔碎了。
看來,她並非重生,隻是恰好覺得這玉玨好玩罷了。
失落地搖搖頭,沈景沅微微苦笑,手指揉了揉脹痛的額頭。
孟莘莘亦不知他重生,她瞧他滿臉不快,隻當是惱自己扔了他的東西,倒高高興興地笑了兩聲。
哼!
反正沈景沅不痛快,她就痛快!
一念及此,她又探出小腳,將那礙眼的玉玨踢得更遠了幾分。
這一舉動,叫皇帝哈哈大笑。
他指著孟莘莘,朝周圍眾人說:“瞧瞧這奶娃娃,丁點兒大的人,還知道挑剔呢!”
太後也笑,“我養出來的人,自然要什麼都得最好的。”
“母後說的是,您養出的人,眼光必然極高,等閑的物件哪裏能夠入眼?”
皇帝恭維太後兩句,大家目光再次落到孟莘莘的身上。
孟莘莘心裏亦是明白,當下,她是皇上心上的人兒,若她選了哪宮娘娘的物件,就是給誰在皇上麵前大大增加了好感。
她才不做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事!
方才大家放置禮物時,她已經在暗中留心父親的動靜。
她見父親放了一把小小的錯刀,刀身小巧,刀柄雕刻精致,刀尾吊著一枚流蘇墜子,正是專為閨閣女子打造的妝刀,隨身攜帶用以防身的。
於是此刻,她繞過那些金銀飾品,目不斜視朝那把妝刀爬去。
待抓住刀柄時,她心頭一熱,仿佛抓住了父親的愛女之心。
而圍觀的眾人,卻霎時間靜了下來。
“哎呦,平日裏也沒少見抓周禮,隻看那些女娃娃都抓些花啊粉啊,釵啊簪啊之類的。這還是頭一回見,有姑娘家抓刀子的!”
柳貴嬪心直口快,第一個發出感歎。
徐淑儀瞥了眼皇帝的臉色,恭維附和:“確實。想來咱們的小福星得上天厚待,與普通的女娃必然是不同的。”
容妃再厭惡孟莘莘,這會兒也不得不諂媚說:“兩位姐姐說的是,莘莘這孩子自帶異相,真是非同凡響!往後,必然可以護佑闌國的國運。”
她巧笑倩兮地著看向皇帝,柔聲說道:“臣妾先賀喜皇上了!”
皇帝還為那日三皇子的言行對她不滿,此刻淡淡掃她一眼,也不過隨口“嗯”了一聲敷衍過去。
見他這態度,李皇後不由暗中勾起嘴角。
方才,她也想插嘴說兩句吉祥話,討皇帝開心。
可她顧著皇後應有的矜持,又因為自己確實口拙,竟然沒尋到開口的機會。
如今,心思玲瓏的容妃也吃了癟,叫她如何能不開心呢?
皇帝應付完了容妃,轉過臉瞧著孟莘莘,卻是立刻又眉開眼笑,“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可算應了虎父無犬女這句老話。”
他轉而看向孟榮,朗聲誇讚道:“孟愛卿英勇善戰,生下來的女兒也心性不俗,說不定將來可封個女將軍,接了你的衣缽呢。”
“承蒙皇上看重,臣跪謝皇恩。”
孟榮跪地,心中則是十分喜悅。
皇上這般喜歡小莘莘,看來她今後的日子可以無憂了。
甚至,就連整個孟家,都可能沾上她的福氣,今後更得皇上重用。
不過,這並非他的所求。他真正期望的,不過是女兒能在深宮之中平安長大。贈她那把妝刀,也正有盼她自強自立的意思。
因為在這後宮,當一朵嬌花,那是根本無法生存的。
孟莘莘瞧著父親,不由將手裏的妝刀攥的更緊了。
她暗暗發誓,今後不僅要用它來保護自己,更要用它護衛整個母族。
抓周之事塵埃落定,皇帝異常滿足。
他心裏明白,諸位嬪妃想盡辦法預備禮物,無非為了討好他。孟莘莘選了誰的,他少不得要賞賜誰。可賞了一人,其餘人便都要拈酸吃醋。
他對這些事實在煩透了。
如今莘莘選了她父親的禮物,倒是不覺間替他解決了一件麻煩事。
而李皇後對這個結果也十分滿意。
她自知為人笨拙,向來難以討得皇帝歡心。
這下子,她討不到,其餘人也討不到,倒叫她心裏平衡了許多。
大家全都喜氣洋洋,太後笑吟吟問:“皇帝,孟將軍贈了莘莘妝刀,你不打算贈點什麼?”
皇帝想了想,揚聲說:“既然莘莘喜歡妝刀,那朕便有樣學樣,再送她一把。”
他忽然喚來了太監梁錦福,朗聲吩咐:“你找幾個巧匠,按照孟愛卿那把妝刀的樣子,打造一把純金的來。朕,要送莘莘金刀鄉君的名號!”
本朝規矩,唯有皇帝本人才可以佩戴黃金鍛造的道具。
開國至今,還從未有人得到過準佩金刀的殊榮。
因此,皇帝一聲令下,眾人紛紛驚歎不已。
就連孟莘莘本人都張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所聞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