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抱著新校服的家夥逆行著穿梭在帶著緊張氛圍的人群裏,每個被他們碰到的人都會皺著眉毛嘖一聲。並沒有用,這兩個家夥一副天塌了也是高個子先壓扁的嘴臉,根本不理會這些,一路風風火火,誰都不看。
那是一個個子不太高的男孩,拉著一個更矮小的姑娘。
“我跟你說,據說這棟樓在網上能排進全國十大怪樓之一呢,從這樓剛建好到現在,好多人還經常走錯教室。”男孩滿麵紅光,一臉興奮。
因為拿錯尺碼去更換校服,他們耽擱了時間,就快在開學典禮上遲到了。
女孩氣喘籲籲,她早就跑不動了,逆著人群更舉步維艱,隻靠男孩拉著往前擠,她斷斷續續地說:“還是,跟著......大部隊找吧......我們......”
“安啦,我踏過好幾次點,絕對沒問題。”男孩停下來讓她喘了幾口氣,繼續說,“我們新生參加開學典禮,要是被那個老師發現遲到,還不得念叨死。”
“嗯......”
“你別擔心,跟我走,絕對能在他們發現之前入場。”
“嗯......”
兩三年前,一中的教學主樓翻新了。原先這裏坐落的是全市中最醜最土的一棟教學樓,它突兀地在市中心醜陋了那麼多年,突然被推平,擴大原先的地基,並且挖得更深,接著一座全市最高端的教學樓橫空降臨,一中從最土的學校成了唯一擁有大轎廂電梯的高層教學樓的學校。那新樓橫空出世的時候,亮瞎所有人狗眼。所以這大概都不能定義為翻新了,隻是大家都習慣這麼說。
男孩拉著女孩擠出人群,他知道地下室有條路可以直通禮堂的化妝室,雖然這個線路劍走偏鋒,卻比走禮堂正門的路程短很多,更何況隻要擠出大廳就不會有人跟他們搶道。
他邊跑一邊在腦袋裏構建這棟樓的框架。
回形結構,有12層高,一棟綜合性大樓。有教室、教師辦公室和休息室,還有各種學生活動室、理科實驗室、音體美室和電腦房,頂上兩層有會議室,校領導和行政財務都在那裏。
他帶著女孩剛跑到樓梯口,從樓上迎麵下來一個人。
是位頭發半白的老者,戴了副複古的圓框眼鏡,一身灰色中山裝,胸口的兜裏永遠放著一塊標誌性的老懷表,鏈子垂一半出來,一副電視裏舊時代的老學者做派。
女孩還沒反應過來,男孩突然停下來,握緊她的手,小聲說:“是校長誒!”
由於慣性,女孩向前倒了兩步,撞在男孩背上,兩個人在光亮的大理石地磚上滑出去幾米遠,差點兒撞到樓梯扶手上,摔得不輕。男孩口袋裏新發的校卡還滑出來,正好停在校長腳邊。
原本根本沒打算追究這兩個冒失學生的校長這才細細地看了看男孩,撿起他的校卡遞過去,平淡地說了句:“在樓梯上小心點,別打鬧,很危險。”
“謝謝校長!”男孩激動地接過校卡,他在這所學校最崇拜就是校長。
校長是當地的大教育家,受到各界崇敬。
很多孩子從剛上小學起就以考到一中為目標,除了升學率這個硬指標,也為了體驗這位校長的教育理念。條件好一些的家庭想盡辦法擠進一中學區,就想讓孩子順利在這裏入學,也是因為如此,一中學區房全市價位最高,連出租屋都比此圈以外超出一倍。還有些家長搶著掏讚助費,把子女往一中裏頭塞。
雖然大家都朝著一中紛至遝來,奇怪的是這所學校的招生總有點兒奇葩,每年都會出現一些不明原因的欽點“內定”名額,被稱為校長名單。但每年的招生都是固定名額,還有一部分被錄取的來自校長名單,而且各年名單上的人數浮動極大。有時數量很多,有時隻有幾個人,於是在名單人數爆表的年份,有些即使在一中學區的人都被拒之門外了,家長們鬱悶地拿著一張校長親筆的推薦書,怏怏到其他學校報名。
這所學校號稱“考場”,每年從幾個最強班創造出來的成績能甩其他學校十條街,放榜的時候永遠紅紅火火在報紙頭條上,穩居寶座。
踏進這學校,考到雙一流的可能性比別的中學高太多。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也是所有人樂此不疲想擠進來的原因。
男孩是這一年校長名單上的學生,還有他旁邊的女孩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