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嫣想送到秦墨淵身邊的紙條,提到個地名,這令江孟籬很是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望月盼君,夢至月歸,江孟籬定情玉佩一事......”江孟籬黛眉微蹙,念了一遍紙條上的字,“你可聽說過黔南有什麼叫月歸的地方?”
蕭楚樾搖了搖頭,“射中那隻鴿子,取下紙條時,我便讓人查過。還有回京前,我曾繞路去過黔南,也未有耳聞。”
江孟籬想通過蛛絲馬跡找到秦墨淵的位置,為偏遠陌生的黔南犯難,頓感大海撈針。
蕭楚樾見她凝眸沉思,不出聲打擾,給她布菜任由她思考。
前時的回憶好似一冊薄薄的書,沒有十年那般圓滿豐富,隻有三十幾載的痛苦糾纏。
江孟籬筍白的手指輕挼著腰間帕子,被容氏仿佛黃蜂尾上針,刻薄惡毒的嘴臉刺中,杏眸微動,漾著一絲震撼與恨意。
婉如......
前世婉如犯了錯,被容氏送到莊子裏,曾悄悄塞給她一塊帶血的手帕,模模糊糊寫著“月歸”二字。隻看了一眼那條來意不清的帕子,容氏便慌慌忙忙搶過,扔進了火爐。
那時婉如定是撞破了什麼,容氏才找借口將她從自己身邊趕走,最終落得慘死。
江孟籬紅了眼,心疼前世的婉如,未能及時看清容氏蛇蠍的真麵目,懊悔不已。
“怎不動筷子,是不是菜不合胃口了?”
蕭楚樾見江孟籬眸中之色黯然,隱約覺得她想到什麼與秦墨淵相關的事。
江孟籬這才走出傷痕累累的回憶之路,笑靨如花,“我是吃飽喝足吃不下了,才想起有一事要請你幫忙,我身邊沒有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的人,想借你兩個暗衛差使。”
“江大小姐貴人多忙,也隻是有事相求,才想得起我蕭某人。”蕭楚樾臉色一沉,冷言諷刺,“緊盯秦墨淵的每一絲風吹草動,便成了你時時刻刻記在心間的重要之事。”
“不幫?”
江孟籬輕描淡寫似的簡單一問,以為蕭楚樾答應的沒那麼爽快,準備自己去找。
蕭楚樾輕抬手有節奏拍了兩下,有人推門而入,三兩下進來幾名玄衣簡裝的暗衛。
“屬下們參見將軍!”
跪在最前麵的暗衛是名女子,姿容秀麗,容光照人,雖非男子,照樣英姿颯爽,眉眼間透著幾分威。
“春秋,往後你便跟在阿籬左右,保護她不受任何人一絲一毫的傷害。”
蕭楚樾對為首的女暗衛說。
“是,將軍!”
春秋抬頭看了眼江孟籬,對新主子感到很好奇,抱拳一拜,“春秋見過新主子。”
江孟籬連忙扶起她,看了又看,甚是滿意,“無需多禮。”
蕭楚樾回到交椅上入座,解釋道:“他們三個都會武功,尤其春秋的武功最強,我相信他們將會是你的好幫手。”
江孟籬暗自偷笑,方才有成見的人,辦起事來不含糊又神速。對蕭楚樾言謝,“今日多謝你,肯忍痛割愛將得力幹將送到我的身邊。你若有需要幫助的,我必然不會推諉。”
“不必,你的謝,我心領了。”
蕭楚樾端起龍井茶慢飲一口,目光掃過三名暗衛與江孟籬,不明她會讓他們去做些什麼,“接下來,你對秦墨淵有何想法?”
“我正準備......”
“將軍,不好了!”
江孟籬話還未說完就被一道男子的聲音打斷,蕭楚樾的近身暗衛便匆匆忙忙,慌慌張張走了進來。
暗衛拱手稟報,“府衙有事找將軍,屬下從將軍府過來找您,路過街巷看見有人在太師府門前大吵大鬧,敗壞江小姐的名聲。”
江孟籬眼裏閃過訝色,感到莫名其妙,內心不安,“我先告辭。”
話音甫落,她帶著春秋等人,火急火燎出了門。
蕭楚樾起身想跟去幫忙,近身暗衛攔住他的腳步,“周大人請將軍過去,有緊急公文要處理。”
蕭楚樾對江孟籬放不下心來,卻隻好先去處理公務。
太師府大門前,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一名穿鴉青色襖子的老婆子叉著腰站在府門口,皺紋橫生的老臉描眉搽粉,口脂紅的像是吃過孩子的老妖怪,揚起下巴罵聲肮臟下流。
狗尾巴好似要翹上天,好不囂張,好不惡毒。
太師府的侍衛們上前,想趕走這般無端鬧事的潑婦。
兩個高大的侍衛拽住婆子的胳膊,她像是被鑷子戳了一下暴跳如雷,指著侍衛鼻子趾高氣揚,破口大罵:“不長眼的家狗,姑奶奶可是王府的人,憑你們也敢動我!”
“你是哪家王府的人?瘋子似的毫無教養!”侍衛看不下去,發了脾氣。
“束起你的耳朵仔細聽著,我是嵩郡王府的人,就是你家主母在我麵前,也要給我三分薄麵。”
婆子指了指自己,自報家門,略有些飄飄然,“還不趕快叫你家大小姐出來相迎。”
“我家小姐有事出府,無瑕顧你。”侍衛質疑道:“你若真是嵩郡王府的人,定不會這麼放肆,稱呼我家小姐也該是世子妃。恐怕你是冒名頂替,想來太師府訛一筆錢!”
婆子怒容滿麵,一張擰巴的老臉更是難看,拿出一枚嵩郡王府的令牌,起哄一群看戲的百姓,“你們可要看好了,我王府的令牌在此,誰敢不敬!”
婆子大聲嚷嚷,“你們都好好看看,這江太師的女兒,剛嫁到我們王府便克死了我家世子。背地裏水性楊花,在王妃眼皮子底下幹起了偷情的勾當,幸虧府裏的人撞破及時阻止。”
“這就是江家教出來的好女兒!做了見不得人的事,還回了太師府裝鵪鶉。”
“可憐我家主子顧念她是世子的夫人,才不捅破窗戶紙。我可看不下去!若在我們鄉下這可是要浸豬籠的。”
複又一屁股坐在太師府門口,作勢不起,“今日我誓要為主子討個公道,不見到江孟籬,絕不離開這兒一步。”
江孟籬等人趕來,在圍觀的百姓後麵,恰好目睹婆子使壞鬧事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