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快吃!”
大寶小寶坐在張爺爺身邊,招呼著,張爺爺沒再搭理小兒子,笑嗬嗬地給孫子們夾菜,又招呼大壯吃。
張小五說的沒錯,這一盆菜還真沒剩下多少,全吃了。
也是,張小四和張小五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年月又沒多少油水,吃的多也正常。
張媽媽看著吃光的菜,隨口說了句。
“老二老三和小芹他們啥時候回來?”
“他們等分數出來再回來。”爺爺說著神情帶著深深的憂慮。
高考對所有經曆過的人來說,無不刻骨銘心!
這時候市場經濟還沒有那麼繁榮,打工熱潮也沒有開始,高考也就成了人們唯一的進階之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形容當下的高考並不為過,像張小草所在的地區是自治區,所屬的縣,每年能考上本科、專科的人數加起來才二十多個,可想而知有多殘酷!
考上了不用說了,考不上的有點條件當兵進工廠,或者做點小買賣,而大多數都是農民家的孩子,隻能回家種地,當下或許還看不出什麼,十幾年,甚至都用不了,幾年後就能看到,他們的命運差距有多大。
而這時候的高考學生年紀普遍偏大,二十五六都不稀罕,有的都當了爹還在苦讀。他們知道考上考不上對自己意味著什麼,而這也叫他們更加煎熬,在考完之後也沒心思做其他的事,不是串聯同學,就是拜訪老師,對答案、估分,預測報哪個學校更有把握等。
這時候考完了就報誌願,而不像後來分數下來才報誌願,所以對每個人來說壓力都很大。
今年張小草的二叔三叔小姑都在高考,二叔最大,其次是小姑,三叔,每個人都差兩歲。
因為家窮,孩子多,都是讀讀停停,這才在今年一起高考的。
現在學子們兄弟姐妹多,父母更多的精力用來掙錢養家,盡量讓孩子吃飽穿暖,即使學習很重要,但“獨木橋”實在不是輕易能擠過去的,考上了沒話說,考不上就得另作打算,自謀出路,在爺爺這一代父母心中,“每個羊嘴底下有一把草”的老話兒,覺得老天爺總會給一口飯,至於飯好飯賴,憑個人造化。
這種思想簡單樸實,卻又深深夾雜著“認命、宿命”的寒涼,與後世高考來臨時舉家拚搏,全社會傾力關愛的氛圍相比,差距很大。
隻是張爺爺不同,別看隻念了二年半的書,但他還是深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他極力地供養自己的孩子讀書,希望孩子們都考上大學。
即便是對張小草的父親也是這樣的態度,隻是,張小草的父親因為經曆十年特殊時期,心散了,學不下去了,才沒有繼續學。
張媽媽則不同,看不到那麼遠,也看不到讀書的用處,她隻知道讀不成書就要回來說媳婦蓋房子,她就要出錢出力,兩相比較,她還是願意小叔子們都考上。
“估計差不多吧?”張媽媽慢慢收拾著桌子道,“要是小芹今年考不上就別念了,一個丫頭孩,讀那麼多書有啥用,嫁了人還不是圍著鍋台轉嘛!”
張小草的小姑小芹已經複讀了一年,去年分數差的很多,最差的學校都沒考上。
張爺爺來了氣。
“今年考不上還有明年呢,隻要有我這個眼兒(人的意思),我就供她!”說完起身走了,還不忘對兩個叔叔說,“還戳在這幹啥,還不看書去!”
張小四張小五立刻回西屋了。
張爺爺背著手走了。
張媽媽黑著臉,劈裏啪啦地收拾完了碗筷,用刷鍋水和剩飯喂了狗,又去喂豬,喂完了,回到自己屋子,一手插著腰,氣哼哼地道
“這樣的日子真是沒發過了!”
“媽,你是心疼那些羊雜,還是生爺爺叫小姑讀書的氣啊?”
跟進來的張小草聽了,轉了轉眼睛道。
“你說呢!”張媽媽很是窩火
“媽,在這沒發過了,那就搬出去過啊?”
“搬出去?搬哪去?”張媽媽坐在了炕邊少,瞪著張小草。
張小草過來,站在她身邊道。
“媽,搬哪去都行啊,不和爺爺奶奶在一個院了,你不就眼不見心不煩了嗎?”
上一輩子她的整個童年,甚至少年,都在大人爭吵中度過的,以至於她直到現在都沒從那樣的陰影中走出來,直接影響她的就是害怕和人爭執,可一旦爭執又會失控,情緒很是極端。
雖然這樣的情況幫助她解決了一些事情,但隻有她自己知道當時心理是有問題的。
她希望父母能搬出去,但也明白,這也可能隻是希望,因為老媽聽老爸的,而老爸性格強硬,是絕對不可能聽她一個孩子的話。
至少現在不會聽。
但她還是給老媽種下了搬出去的種子。
張媽媽哼了一聲。
“你以為我不想搬嗎?我做夢都想搬出去!你還沒生出來我就跟你爸說分家,他可好,一口八個不分!我一個人把東西拖到了西屋,我一個人吃一個人睡好幾個月,你爸都不分家!”
“那後來咋分的?”上輩子張小草盡管早就聽老媽說過了,可還是問道。
“咋分的?哼!打了兩三年才分!”張媽媽帶著點得意地道,“我鐵了心要分家,誰也攔不住!”
“媽,你真厲害。”
“那是啊!”張媽媽換個姿勢接著道,“其根(開始)我就不願意,都是你那姑姥姥幹的好事!說什麼你爸會開車,家裏老的識文斷字,好人家,非叫我答應,我可上了她的當了!”
“那你為啥不願意?”
“你說呢?你爸家多窮啊,哥五個,帶上個妹子,一共六個!吃吧?喝吧?還要念書,累死我啊!”
張小草點頭,這麼想也是人之常情。
“你姥爺那時候說了,就你那婆婆,那張黃臉子,你去了人家受氣去吧!可不是,我進了他們張家的門就沒得好!你奶奶天天串門子,不是串門子就是回娘家,一回娘家就大包小包收拾個溜光幹淨!啥玩意都迭搭娘家去,把這一大家子人就丟給我,我得想辦法!我能想啥?你那杆(個的意思,)爹也不著家,你說我多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