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墨抹捧著蚯蚓,順著烏河往北走,看到路邊一個人正在砍竹子,就止住了腳步。
這個人是村口的王麻子,因早些年跟土匪纏鬥,被打斷了右腿,現在隻能依靠編籮筐為生。
根據這一世的記憶來看,這個人良心眼不錯。
“王叔,能不能幫我編個抓魚用的地籠?”
李子墨走上前問了一聲。
“哦!
是子墨呀!你終於醒了。
醒了就好,也能幫你爹娘幹點活!
你剛才說要編什麼?
地籠?”
王麻子停下動作轉身詫異的看著李子墨。
“對,抓魚用的地籠!”
沿著烏河走過來,李子墨發現了好幾處大魚群的窩點。
如果有地籠的話,再搭配蚯蚓做餌,收獲一定很大。
王麻子有些茫然的看著李子墨。
反應過來的李子墨,這才明白,這是大陳,不是新世紀。
這裏不靠海,根本就沒有捕魚的技能,當然沒有見過什麼地籠。
“這樣,這樣做!”
李子墨拿起樹枝,在地上畫出了地籠的形狀,並做了詳細的尺寸規劃。
“這東西,要忙活一個時辰呢,我們雖然是同村,可我也得吃飯不是......
這......”
王麻子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明白,做好之後,我晚上給你送兩條魚,讓你也開開葷氣,怎麼樣?”
要錢肯定是沒有,不過,晚上,魚肯定不少。
“魚?
你得了吧,這玩意能抓魚?
還兩條?
你小子就別逗我了,快走吧,我還要趕工呢!”
王麻子先是一怔,可隨即又是搖頭苦笑,他聽說過釣魚,網魚的,還沒聽說過用籠子抓魚的。
“那我晚上給你三條,再加兩文錢,怎麼樣......”
李子墨軟磨硬泡了十多分鐘,才說動了王麻子。
一個時辰後,王麻子還真是按照他給的尺寸,把地籠給做了出來。
李子墨滿意的點點頭,抓著地籠就往之前標記的地點跑。
“喂,你小子,剛說好的兩文錢定金呢?
先拿定金,再交貨!”
身後,王麻子握著柴刀,追著李子墨大聲咆哮。
李子墨才不管那麼多呢,開工抓魚,填飽肚子,才是正事。
小命沒有了,那還玩個鳥呀!
跑到之前標記的地點,李子墨把手中的蚯蚓砸碎,用新鮮的竹葉包裹之後,賽入地籠,丟到了烏河裏。
“你個兔崽子,耍我是不是?
今天,我就拉著你去找村長評評理!”
王麻子因為跛腳的緣故,跑的很慢,追上李子墨的時候,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了。
“耍你?
耍你什麼了?
我可是答應晚上給你三條魚做工錢的。
等著,一會可別把眼珠子給驚掉咯!”
李子墨嘻嘻一笑,不是那王麻子小氣,而是這世道太壞了,人們都窮瘋了。
“好,好,我等著。
今天,你要是沒有弄上來魚,就跟我一起去見村長。
這個官司,你吃定了!”
見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王麻子也隻能咬牙丟下柴刀,坐在了李子墨身邊等著。
李子墨也沒有再搭理他,而是趁著空檔的時間,再一次靜下心來,整合著這一世的記憶。
既來之,則安之,別無它法。
可讓他困惑的是,每每回想起為何受傷,以及身為將軍的事兒,後腦位置就痛的不行,隻能暫時放棄。
用手觸及,竟在那痛點上,摸到一個碗口大小的疤痕。
“看來,這段記憶,應該跟這個傷疤有關!
也就是說,想回去抱那女王大腿的事兒,就這麼黃了!”
他李子墨可是現代人,有關係不攀附,那他麼的就是個傻子。
等記憶恢複,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兒,就是給大陳女王寫信,求她的援助才行。
這苦逼的日子,誰願意過,誰過,反正他李子墨一刻也不想過。
閑來無事,他就跟一旁的王麻子,聊起了村子裏最近一年的情況。
這段記憶,因為前身處於昏迷狀態,也是空缺的。
可他明白,想要在這裏出人頭地,必須抓住信息流。
隻有通曉一切,才能量力而行。
可惜,這個王麻子,是個老實的農村漢,能給的線索並不多。
有一條,李子墨在心裏記下了。
這個村子裏,最得勢的人不是那財主老陳,而是十萬大山深處,以打獵為生的土匪頭子馮老黑。
這個人曾經是個裏長,因不滿官場晦暗,在十萬大山裏,糾結了一群鄉勇,自立為王。
因地處偏遠,他們又擅長涉獵,如今的裏長曾多次圍剿都未成功。
據說,附近幾個村子裏的土財主,每年都會為其上交糧食用品,就連一向強勢的財主老陳,都沒有例外。
而王麻子的腿傷,就是在他們前些年,闖村的時候,留下的。
“好了,是時候檢查一下今天的收獲了!”
李子墨抬頭看了一樣頭頂的太陽,伸手提起係在地籠上的藤蔓。
“好重,有貨!
王叔,快,搭把手!”
他感覺自己的半個身子都快要被拖下去了。
“嗬,有那麼誇張嗎?這條河,當初也有人下網捕撈,可因為水流太急,一天下來,並沒有什麼收獲。
這李子墨靠一個手工編織的竹籠子,就想滿載而歸?
王麻子不屑的白了李子墨一樣,譏笑道:
“算了,你也沒必要在那裏裝了。
那兩文錢,就算了吧,鄉裏鄉親的,算我王麻子倒黴......”
“噗通!”
不等王麻子把話說完,原本平靜的水麵,突然炸開一道浪花。
“是魚!
真的是魚!
還是條大魚?”王麻子揉了揉眼眶,驚的張大了嘴巴。
往手心吐了口唾沫,伸手幫忙。
兩米長的地籠,竟直接爆籠了,足足上了十條五六斤的大魚,一兩斤的小魚,更是不下三十條。
“這,這......真的可以捕魚?”
看著籠子裏那些活蹦亂跳的魚,王麻子連站都站不穩了。
他在這西流村,住了一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魚,著實被驚的不行。
回想起李子墨贈魚的事兒,猛地咽下了一大口塗抹。
“看看,沒騙你吧,來,給你三條!”
李子墨打開地籠,當即就給王麻子丟了三條兩斤的小魚。
“這,這,真是給我的?”
抱住三條小魚的那一刻,王麻子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了。
“當然了,我李子墨,說話算數!
隻是這魚還得你幫我拿去賣了。
至於勞務費,虧不了你!”
來自新世紀的李子墨當然知道,活魚比死魚貴,這個時候,必須趕緊把魚拿到鄉鎮集市去賣才行,要是死了,可就虧大了。
自己這餓的頭暈眼花的,扛著百十斤的魚,怕是連家都回不去。
“好,好,我這就回去找東西裝魚,去集市!”
嘗到甜頭的王麻子,動作一下子變得麻利了起來,沒過半小時,就推著獨輪車來了。
李子墨留下兩條大魚回家吃,將剩下的魚放入獨輪車的木桶裏,又盛滿了水,這才招呼著王麻子趕往集市。
臨走之時,李子墨還不忘記把地籠處理幹淨,將剩下的蚯蚓再次放入地籠,又丟回了水裏。
細水長流,才是長久之計,當然,這一切是等王麻子離開之後布置的。
整條烏河,能下地籠的地方可不多,知道的人多了,這條路,可就行不通了。
然而,他剛提著兩條大魚準備往回趕,就被一群人給攔了下來:
“站住,李子墨,你手裏拿著的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