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9章

陳總沒有給她公正的“審判”,但是給他們文旅小組倒是湊齊了一個小隊伍,隊伍裏領頭組長——陳晨,以及成員秦路明、朱敏。秦路明是教物理、朱敏是教英語的,雖然大家在一個機構裏,但是其實同事之間並不熟,大家各自上各自的課,周芝芝除了知道秦、朱二人教什麼學科,其他的一概不知。聽說人都是陳晨挑的,她很好奇,便去問陳晨:“小陳組長,為什麼選秦路明和朱敏呀?”

陳晨說:“秦路明是現在留下來的男士裏,喝酒最能喝的一個。而朱敏,她老家就在潭州市,對地方比較熟”。

她還沒對這兩條的重要性有什麼切身的感受,第二天,他們小組就出發去了潭州市,她馬上就見識到陳晨的不一般。

潭州市地處長江流域,夏天受到副熱帶高壓控製,炎熱難耐,整個人就像在高壓鍋裏一般難受。一出機場,四人都感覺熱浪往自己臉上撲,朱敏這個本地人都有些受不了,幸虧她對路熟悉,迅速找到了租好的車停的位置。

這下就顯示出帶本地人的優勢來,對於車路方言都熟悉。陳晨急的直看手機,催著司機:“能快一點嗎,跟商務局約的時間是10點,現在都8點45了”,一邊說,一邊撇嘴,瞪了周芝芝一眼。

周芝芝低頭,這是她第一次出差,就帶了個大行李箱,不僅帶了隨身衣服,還有一次性馬桶墊、一次性床單等等東西,她選擇了托運。但是,沒想到陳晨、秦路明和朱敏都是帶了個20寸的小行李箱,直接隨身拎上飛機,飛機到達後,直接下飛機就可以走。但是,一行人為了等她的行李箱,拖了15分鐘,直接耽誤了時間。

她並不知道,出差不要托運的道理。耽誤了大家時間,她也很羞愧。還好這時候朱敏打圓場:“我們潭州市小,陳組長不用急,15分鐘到商務局也夠了”。

具體的工作對接,是周芝芝在幹。她在手機上,跟商務局劉處共享定位,顯示還有10分鐘的路程。小城上午十點左右果然不堵車,到了商務局,劉處站在門口迎接他們一行,周芝芝看了下,劉處跟微信上出入還挺大,微信上用了一個風景畫的頭像,其實人看著還挺年輕,肉肉的圓臉,簡單的寒暄,又小跑著去摁電梯,嘴裏念叨著:“貴客、貴客”。

到了7樓,商務局的東側樓的一個會議室,於局早就坐在裏麵,陳晨踏出一步跟於局握手:“於局長好”。

於局也客氣道:“陳總遠道而來,辛苦了,特別是在潭州這麼熱情似火的時候。”

陳晨:“是的啊,我們小朱是本地人,都被家鄉的火熱,嚇了一跳”。

朱敏馬上上前一步,跟於局去握手。

於局說:“我們潭州把這麼漂亮能幹的妹子,培養了送給新成長公司,支持新成長公司發展,貴公司一定要多給我們潭州發展機會,大家互惠互利!”

陳晨馬上說:“那是當然的,所以我們董事長宋春風也格外重視這次考察,反複叮囑我們,說我們這次在潭州市的項目合作,是新成長公司的轉型實驗,也希望潭州市能多支持關心。”

雙方寒暄完,就進入到座談,潭州市那邊介紹了一下這次考察路線到幾個點,和潭州市的基本情況,潭州市位於中部某省的西部,山林叢生,少數民族眾多,總體來說,gdp排名在省裏靠後,招商引資不佳,地方財政主要靠轉移支付,財政自給率不高,在地方化債壓力劇增的背景下,對所有來的客商,都抱著熱情的態度。交通上麵,有一個機場,主要為了方便遊客,高鐵直到去年才開通,離省會高鐵還需要3個多小時。教育水平也欠佳,而且人口淨流失,培養出去的大學生,很少有願意回家鄉的,朱敏這樣北京名牌大學畢業的,在潭州市確實屬於鳳毛麟角,與局長剛才說“把潭州最好的人才輸送給新成長公司”,也不算誇張的話。

這樣一個邊陲小城,依靠周芝芝僅有的高中地理的記憶,發展旅遊堪憂:區位優勢沒——離城市群和省會城市較遠;交通優勢沒——高鐵才開通且線路少,高速路修建成本高;經濟優勢沒——政府財政緊張;人才優勢沒——大學生都不願意回來,人口淨流失。

這樣一個充滿“坑”的地方,怎麼就被陳總點中了!所以,專業的事兒,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幹。陳總這完全是亂彈琴。周芝芝心中不禁在罵陳總。

唯一指望的優勢,就是潭州這裏本身的文旅資源稟賦好。這還真的可圈可點,於局長激情介紹了20分鐘,這次考察去的幾個點,不僅有風景如畫的景區,以及苗寨特色,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土司樓遺址。

周芝芝來之前就查了資料,也跟一些朋友打聽過,才直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難度之大。

果然於局長重點介紹了這個土司樓:“當初申遺,可是從北京請的大專家,來做的申遺文本,費了可大的勁兒了,但是我們的東西好啊,那硬實力在那”。

中午簡單吃了一個工作餐,下午就出發去考察。於局長下午還有會,考察由劉處全程陪同,文旅局也派了個科員範東東來,協調這些景點。第一站就是土司樓,雖說是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卻沒有寥寥幾人在看,顯得空空蕩蕩的,管理處早就在等著了,有一個講解員從頭到位把土司樓的曆史給大家講了遍,一行人聽的頻頻點頭,周芝芝都覺得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曆史文化課。

範東東說:“這個土司樓,當初可是去北京找的專家來搞的,廢了可大的勁兒”。

陳晨說:“世界文化遺產,肯定難呀,芝芝你說是不是?”

陳晨遞話給周芝芝,周芝芝卻愣住了,雖然她從小學習名列前茅,但是“功利主義”特別明顯,是個“刷題王”,對於考試之外的知識,她了解不多。大學是漢語言文學畢業,時間多花在兼職打工上,工作之後地鐵上下班多看的也是為主小說,對於曆史人文類的知識,紮紮實實是她的短板。

她支支吾吾說不出什麼,隻能照葫蘆畫瓢,把土司樓遺址搜索到的資料說了一下,幹巴巴的,強行換話題拍馬屁:“領導還是有眼光,慧眼識珠,決定拿土司遺址申遺”。

範東東卻笑了,指著一堵牆,說:“領導有魄力,但是看上的卻是專家,當時一個博物院的院長來了,指著這堵牆,說單憑這個牆就可以申遺,院長說‘300多年前的土遺址,至今牆麵不長一根草,牆底沒有一個洞,世界上能見幾處?’副領導一聽,就說,‘省裏還沒有世界文化遺產,建議政府組織文化遺產考察團,看看怎樣才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才有了後來的這個事兒,還去北京找了大專家來做規劃,大專家說,有這個牆還遠遠不夠,申遺最重要的是價值提煉,有突出的、稀有的、唯一的、普遍的價值,對當今人類社會要有借鑒意義。請了專家,一共申報了十幾個課題,從這些課題中才提煉出中國土司製度的獨特價值‘齊政修教,因俗而治’。13至18世紀,中華元明清帝國秉承‘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理念,對中國西南多民族地區實施管理,增強了少數民族族群對國家的認同感,維護了社會的長治久安,又促進了各民族交流,保護了文化多樣性傳承。這是東方管理智慧,對當今統一多民族國家處理民族關係提供了有益借鑒。”

劉處卻歎了一口氣:“申遺過去也十年了,現在這裏還是4A級景區,旅遊市場卻沒有做起來,遊客稀少,沒有多少人來看。我們也覺得期待和現實落差很大,所以這不,也請你們文旅公司來把脈,看怎麼弄。”

陳晨客氣了幾句。下午考察完,晚上潭州市安排了商務接待,客商招待是可以飲酒的,於局就在開餐的時候坐了一會兒,敬了大家一杯,然後就匆匆趕去另一個場,走之前叮囑劉處一定要把大家招待好,這時候秦路明的作用就顯現了,他一個西北漢子,酒量大,一個人應付了劉處帶來的招商局眾人。

散局的時候,劉處還在念叨:“這大城市就是大城市,人才就是多,技能還這麼全麵,羨慕啊羨慕。”

一天跑下來,周芝芝疲憊不已,到酒店已經晚上9點了。她心裏還有些失落,陳晨、朱敏、秦路明的作用都顯現出來了,就她在這個團隊裏,顯得毫無作用。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