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快讀
打開小說快讀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5章

風雪驟然加劇!

鵝毛般的雪片夾雜著嗚咽的北風,瘋狂地撲打著紅旗溝的每一個角落。能見度迅速降低,剛剛清理出來的地麵很快又被一層白色覆蓋。氣溫更是如同跳水般下降,裸露在外的皮膚仿佛被無數細小的冰針刺紮,呼吸間都帶著冰碴子。

“這鬼天氣!”王大力抹了一把糊在臉上的雪水泥水,狠狠地啐了一口。但他手上的動作卻沒有絲毫停頓,反而更加凶狠地揮舞著鐵鎬,將一塊凍得梆硬的土塊狠狠刨起。

排水溝的挖掘已經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表層的凍土被破開後,底下是更加濕粘、沉重的泥土,混合著雪水,每一鏟都重若千斤。然而,在顧建業精準的指揮和王大力這人形“推土機”的帶動下,這條關乎糧倉安危的生命之渠,正以驚人的速度向著預定的低窪地延伸!

汗水順著王大力的額角流下,與冰冷的雪水混在一起,但他渾然不覺,隻覺得胸中憋著一股勁兒,一股從未有過的、想要證明什麼的勁兒!他要讓顧建業,讓所有人看看,他王大力不是隻會使蠻力的蠢貨,關鍵時刻也能頂上去!

顧建業的目光掃過熱火朝天的挖掘現場,又轉向後山方向。隱約間,號子聲伴隨著樹木倒地的沉悶聲響傳來。

沒過多久,第一批砍伐硬木的隊伍,在老木匠李師傅的帶領下,艱難地跋涉回來了。十幾個精壯漢子,兩人一組,肩扛手抬,將一根根碗口粗、甚至更粗的硬雜木運到了糧倉前。

“建業!看看!這鬆木、柞木,都是山陽坡找的,硬實!”李師傅喘著粗氣,拍了拍一根帶著新鮮砍伐痕跡的原木,臉上帶著幾分自得,又帶著幾分擔憂,“就是這雪太大了,路滑,後麵幾根怕是還得費點功夫!”

顧建業快步上前,仔細檢查著運回來的木材。他用手敲擊,聽聲音判斷木質密度;又仔細觀察截麵,看有沒有蟲蛀或暗傷。

“好!都是好料子!”顧建業滿意地點頭,“李師傅辛苦了!不過......”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根格外粗壯、似乎是準備用作關鍵部位主支撐的柞木上,眉頭微微皺起,“這根,好像有點不夠長?”

李師傅一愣,連忙走過去比量了一下,臉色微變:“哎呀!還真是!砍的時候光顧著看粗細和硬度了,沒量準!這......這可咋辦?再上山砍一根?怕是來不及了!”

這根主支撐的位置至關重要,長度不夠,就無法有效傳遞壓力,整個加固方案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眾人剛剛燃起的希望,似乎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別急。”顧建業卻異常冷靜,他圍繞著那根柞木走了兩圈,又抬頭看了看糧倉內需要支撐的高度,片刻後,計上心來。

“李師傅,找一塊最堅硬的花崗岩或者厚石板來,尺寸大概......”他用手比劃了一下,“......要平整!再多找幾塊薄點的石片或者硬木楔子。”

“然後呢?”李師傅不解。

“把石板墊在立柱下麵,充當柱礎,分散壓力,同時增加高度。”顧建業解釋道,“再用石片和木楔,在立柱頂端和檁條之間塞緊、敲實!利用楔子的力量,不僅能彌補長度的不足,還能施加一個向上的預應力,讓它更牢固地頂住檁條!”

“墊高......用楔子加力......”李師傅喃喃自語,越琢磨越覺得這個法子巧妙!簡單幾樣東西,竟然解決了長度不足的大問題,還額外增加了穩定性!這腦子是怎麼長的?

“高!實在是高!”老木匠徹底服氣了,衝著顧建業豎起了大拇指,“建業同誌,你這法子,絕了!我這就去找石頭!”

一個小小的難題,被顧建業輕描淡寫地化解,這讓周圍原本有些動搖的人心再次安定下來。人們看向顧建業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懷疑、好奇,變成了全然的信服和依賴。

與此同時,河灘邊負責砍伐蘆葦和荻草的隊伍也陸續返回。大量的蘆葦杆被堆放在指定區域,像一座座小山。

沈若雪負責的清理篩選工作,在風雪中艱難地進行著。她和另外幾個被她挑出來的婦女、女知青,凍得手指僵硬,但依舊一絲不苟。

隻見沈若雪跪坐在鋪開的草席上,將一捆捆雜亂的蘆葦杆解開,先是快速抖落表麵的泥沙和雪水,然後用一把小巧的鐮刀,靈巧地削去根部的泥土和多餘的葉鞘,再按照粗細和長度,整齊地碼放在不同的區域。

她的動作不快,甚至因為寒冷而有些遲緩,但每一個環節都透著一股異乎尋常的認真和條理。在她周圍,蘆葦杆被分成了粗、中、細三堆,每一堆都碼放得整整齊齊,幾乎像工廠流水線上出來的半成品。這與旁邊其他幾組人清理出來的、依舊顯得有些雜亂的蘆葦堆形成了鮮明對比。

顧建業抽空過去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沈若雪將一根看起來完好、但根部有輕微黴變跡象的蘆葦杆毫不猶豫地挑出來,扔到廢料堆裏。

“沈若雪同誌,這些看起來還能用吧?扔了可惜了。”旁邊一個婦女忍不住說道。現在物資匱乏,大家都很節約。

“根部發黴,韌性會降低,編進草排裏,遇到水汽更容易腐爛,還可能影響周圍好的蘆葦。”沈若雪頭也沒抬,聲音清冷地解釋道,手上的動作絲毫不停,“質量不合格的,用了反而壞事。”

她的解釋簡單直接,卻有著嚴謹的邏輯和對質量的堅持。

顧建業在一旁聽著,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這種嚴謹細致的態度,正是工程中最可貴的品質!他沒有打擾她,隻是衝負責編織草排的婦女們喊了一句:“就用沈若雪同誌清理出來的這些蘆葦編!務必編得緊密、厚實!”

婦女們應了一聲,看向沈若雪的目光也多了幾分信服。

另一邊,負責熬油的場地也遇到了難題。桐油果然找不到,隻找到一些儲存時間較長、已經有些凝固的豬油和少量鬆香。

“建業同誌,這......這咋弄?”負責熬油的老漢犯了難。

顧建業立刻給出指示:“先把豬油和鬆香分開加熱,徹底融化!然後按照三份豬油一份鬆香的比例混合,繼續小火加熱,不停攪拌,讓它們充分融合!記住,火不能太大,防止燒焦!熬好後就像塗桐油一樣用!”他知道,鬆香能增加油脂的粘稠度和一定的防水性,雖然效果不如桐油,但眼下也隻能如此了。

老漢得了指示,如獲至寶,連忙招呼人手開始小心翼翼地熬製這“特種防水油”。

各項準備工作在風雪中有條不紊地推進。顧建業則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最核心、最關鍵的環節——內部結構加固!

糧倉內,光線昏暗,空氣濕冷。幾盞臨時點起的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映照著一張張緊張而專注的臉龐。

那幾根變形的檁條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人心驚膽戰。

顧建業站在正下方,親自指揮著立柱的安放。

“往左一點!再往左!對!垂直!”

“下麵的石礎墊平!用碎石把縫隙塞嚴實!”

“上麵的楔子!兩邊一起敲!用力均勻!好了,停!”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糧倉裏回蕩,冷靜而果斷。每一個口令都精準無比,不容絲毫差錯。

老木匠李師傅和老泥瓦匠張師傅,這兩位村裏最有經驗的工匠,此刻也完全放下了老師傅的架子,全神貫注地聽從著顧建業的指揮,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妙而嚴謹的加固方法,尤其是那利用交叉斜撐杆組成的臨時“桁架”,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支撐柱一根根被精確地安放到位,楔子被敲入頂緊,斜撐杆被牢牢固定......一個穩定可靠的支撐體係,正在那危險的變形檁條之下,逐步構建成型!

隨著最後一根斜撐杆被固定好,糧倉內部原本令人不安的吱呀聲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穩固、可靠的感覺!

“呼——”

所有參與內部加固的人,都同時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仿佛剛剛打贏了一場硬仗!李師傅和張師傅更是用袖子擦了擦汗,看向顧建業的眼神充滿了由衷的敬佩!

“建業同誌!神了!你這手藝,真是神了!”

而此時,負責挖排水溝的王大力等人也興奮地跑了進來:“建業哥!溝挖通了!水都順著溝流走了!牆根那邊的積水明顯少了!”

好消息接踵而至!

盡管屋外風雪依舊猛烈,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但這絲毫不能阻擋紅旗溝社員們高漲的熱情!信心,在每個人心中傳遞!

顧建業看著初步穩固的內部結構,聽著外麵傳來的好消息,緊繃的神經稍微放鬆了一些。最危險的結構加固環節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屋頂的防水處理了。

“清理屋頂爛草!”顧建業的聲音再次響起,“把熬好的油和編好的草排都運上來!動作快!天黑之前,必須把屋頂蓋好!”

新的戰鬥,在風雪中繼續打響!他們的敵人,不僅是惡劣的天氣,還有正在迅速流逝的時間!

黑暗即將降臨,而糧倉的屋頂,還裸露在風雪之中!

© 小說快讀, ALL RIGHT RESERVED

BEIJING YUEJI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