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裏的小竹筍陸續長了出來。
竹筍長得快,一天一個樣,上次來看的時候還隻有大拇指那麼長,不過幾天的功夫就長到小臂那般長。
林禾鑽進小竹林,將一些長得高的竹筍揪下來抱在懷裏。
“娘,要我進來幫忙嗎?”挖完黏土的沈大山在山坡下叫喊。
“不用,我就出來了!”林禾抱著一把竹筍彎腰出了竹林,隨手扯過一根樹藤捆住懷裏的竹筍。
在山上就是有這樣一個好,隨手就能找到捆東西的樹藤。
小竹林裏的竹筍是很常見的紅殼筍,但味道卻不差,筍肉潔白鮮嫩,清炒或炒肉都是一絕,若是太陽大,曬成筍幹後配上臘肉炒完更是一絕。
林禾打算等幾日,小竹林裏的紅殼筍都長出來,摘回來製成筍幹,能吃也能賣。
換些錢回來還能下山買糧,長久不吃主食,幹活兒身上都沒勁兒!
“你帶著黏土先回去,我去割些草喂鴨子。”
林禾和沈大山說了一聲就拎著柴刀往另外一邊走。
沈大山也習慣了,應了一聲就往回走。
雖說野鴨是雜食動物,五穀、昆蟲、雜草什麼都吃,但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浮萍、水草和一些陸地上的嫩草。
林禾記得這邊的山坡下長了一片苜蓿草,很適合給野鴨當食物。
苜蓿草長得和三葉草很像,經常有人會認錯。
林禾剛當護林員那會,見到前輩們巡山時都會摘一把帶回去炒菜吃,還以為是三葉草。
後來才知道苜蓿草不僅能保護水土,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的嫩葉比菠菜還有營養,甚至還能防治一切出血的症狀,藥用價值也很高。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林禾走在路上都會下意識找苜蓿草的身影,偶爾也會帶一把回去清炒或涼拌。
苜蓿草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二月上旬采摘才是最合適的,能吃到嫩葉,現在長出來的葉子都老了。
不過苜蓿草割完還會再長,等嫩葉長出來再摘也不遲。
林禾割了一捆苜蓿草夾在腋下準備往回走。
沒走幾步,前麵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林禾立馬蹲下,躲在山坡下,握緊手中的柴刀,警惕地盯著前方的小路。
這個山坡附近長了不少茶樹和灌木,蹲在山坡下的林禾不容易被發現,但若是有人從小路上下來,林禾能透過灌木叢看得很清楚。
山上的這幾日,她基本上將山上走遍了,都沒有發現有人居住或者停留的痕跡。
現在怎麼會有腳步聲?
還這般急促?
沒等林禾想明白,急促的腳步聲漸漸靠近,緊接著一聲慘叫伴隨著重物落地的聲音響起。
林禾看見小路上先滾下來一個背簍,隨後又滾下來一個穿著青衫的老人。
背簍裏的東西散落一地,老人也顧不得背簍裏的東西,爬起來後立刻將鞋子脫掉,似乎在抓什麼東西。
林禾靠近些,一下就看到他腳背上和腳踝上爬滿了山蛭。
數量之多,林禾也覺得頭皮發麻。
老者顯然也清楚這些山蛭不能硬扯,手裏拿著一截小木棍不停地刮,奈何他坐在原地不動,剛刮下去的山蛭緩了一會兒後又蹦起來吸附在他腿上。
甚至有些還要往他臉上蹦!
老者焦急地看著背簍,似乎想要伸手去夠,但似乎摔傷了腿,一直沒法起身。
林禾見這些山蛭天女散花般要在附近散開,隱隱有蹦到她這邊的趨勢。
為了不被這群山蛭纏上,她隻能朝著小路下方的背簍移動。
她能看見背簍中散落出來的火折子。
山蛭怕火,遇到火會自動脫落。
林禾靠近時快速在地上撿了一把枯樹葉,一拿到火折子就打開將手中的枯樹葉點燃,放在老者的腳背處,又對著老者的腳邊熏了一圈。
這才讓活蹦亂跳的山蛭都蜷縮成一團,掉落在地上。
林禾真打算徹底燒死這些山蛭時,老者突然開口阻止:“別動手,這些山蛭我留著要入藥的!”
林禾手上的動作一頓,將手中燃燒到一半的枯樹葉丟在一邊,用腳踩熄火苗。
“多謝你了,老夫還以為今日要死在此處,幸好得你出手救我一命。”
山蛭凶狠,十幾隻山蛭就能將人全身的血吸走大半,失血過多在山裏很容易失溫死掉。
老者說著道歉的話,卻在腰間掏出一個竹筒,挨個將地上蜷縮成一團的山蛭裝進去。
林禾見他的竹筒裏似乎還有不少。
“你是大夫?”
林禾順手幫他將背簍裏的東西,有幾種藥材是林禾認識的,但大部分都是她沒怎麼見過的。
“是,我上山來采藥,碰見山蛭本想著抓一些回去,誰知惹上一群,擺脫不掉了。”
老者將竹筒塞上,看著林禾手中的苜蓿草開口道:“你這手中的草能否給我些?”
“可以。”林禾看著他滿腿的鮮血,已經猜到他要幹什麼了。
果然,拿到苜蓿草的下一秒,老者就將它塞進嘴裏嚼爛,吐出來後敷在傷口處。
“多謝你救我一命,這荷包裏沒多少錢,不足以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但也算老夫的一點心意。”
老大夫掏出錢袋子遞給林禾。
他一看到林禾的裝扮就猜到她是流民,城中前幾日鬧得沸沸揚揚,抓了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
“若是日後有什麼事要幫忙,可以去城中西街的春風堂找老夫。”
老大夫扶著旁邊的茶樹站起來,臨走前又看了一眼林禾:“城中近來不太平,若是要進城,怕是還得等上一等,但附近村子的草市已經開了。”
林禾看著往山下走的老大夫,心中了然。
他這是猜出了她是流民,給她透露消息呢!
林禾攥著手中的錢袋子,這份好意她記下了。
“草市嘛......可以去碰碰運氣。”
草市類似於農村的集市,和縣城裏的商鋪小販不同,草市不是每天都有,而是每隔七天或者十天開一次。
基本上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去以物換物,賣的東西也都是些自家種的。
當然也會有走貨郎這樣到處流轉做生意的人擺攤,每到草市那一天就會挑著扁擔在路邊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