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王來福將牛車牽進院子裏,給牛喂了水才往廚房走。
剛到廚房門口,牛娃就嚷著往裏報信,“娘,爹和大哥回來了!”
林知夏聞言,盛菜的手一頓,隨即又恢複如常。
“累了吧,快洗把臉來吃飯,今日知夏和她娘也和咱們一同吃飯。”
李嬸子催著王大柱去洗臉,又把手中的帕子遞給王來福,三言兩語把事情解釋給他聽。
“晚些時候給她們送碗米過去,吃了人家的雞肉,莫要占人家的便宜。”
王來福一邊擦臉一邊囑咐李嬸子。
“誒!我曉得。”李嬸子應下了,她本來也是這個打算。
如今她們母女倆的日子可不好過。
王來福早年置辦了輛牛車,一直在村子和縣城中間來往接人,兩文錢一趟,平時也能貼補家用。
王大柱平時也在縣城的碼頭幹活些體力活,每日下工後跟著王來福一起回來。
王家在村裏的條件算得上是不錯的,至少溫飽足矣。
這也是王來福能在要交春稅前還願意接濟林家母女的底氣。
“知夏,別忙了,你快去將你娘叫過來吃飯。”
李嬸接過林知夏手中的爆炒雞雜,招呼她去喊人。
“誒!”林知夏應了一聲,抬腳往外走。
“娘,這菜是知夏炒的啊?好香!”王大柱盯著雞雜,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離遠些,知夏和你蘇嬸子都還沒過來,別把你的口水滴進去了!”李嬸揮手將王大柱趕到一邊去。
林知夏瞧見蘇慧娘還睡著,輕聲將人喊醒。
蘇慧娘神情恍惚,走到半路才突然停下問:“咱們這是要去哪兒?”
“去李嬸子家吃飯。”
林知夏特意到李嬸子家宰雞不是毫無緣由的,而是想讓王來福順路載她去一趟縣城。
她要去縣城打聽一下有沒有商隊或者貨船北上。
雖說牛車隻要兩個銅板,但林知夏手頭上一個銅板都沒有,隻能出此下策。
“知夏姐,蘇嬸,你們快進來,我娘把飯都盛出來了!”
牛娃又餓又饞,得知要等人齊了才能吃飯,一直站在院門前,眼巴巴地等著林知夏二人。
“好。”林知夏拉著蘇慧娘往裏走,牛娃在二人身後蹦著往前走。
“蘇嬸,你坐這兒。”王大柱見人來了,忙將靠近門口的位置讓出來。
“謝謝大柱。”蘇慧娘衝他笑了笑,又朝李嬸和王來福打招呼。
“不講究這些,快坐下來。”李嬸瞧見她脖頸上青紫的勒痕,滿眼心疼,端起碗舀湯:“這雞湯還是你家知夏燉的,又香又鮮亮。”
李嬸往碗裏加完湯又夾了好幾塊雞肉進去,小碗裏的雞湯都要溢出來了。
“娘,你嘗嘗我的手藝。”林知夏把筷子遞給蘇慧娘。
“誒!娘嘗嘗。”蘇慧娘臉上多了幾分笑意,比起剛醒來時人魂分離的樣子不知好了多少。
涼了一會兒的老母雞湯,入口溫度正好,清亮的湯中浮著淡淡的油脂,入口更加醇厚溫潤。
雞湯滑過舌尖,鮮意在嘴中蔓延,溫熱的湯汁順著喉間滑入胃中撫平饑餓。
不止蘇慧娘露出詫異的表情,其餘幾人皆一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