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招娣興奮地咧嘴笑著,說話間她跺了兩下腳,腳趾頭蜷縮牢牢抓著鞋底。
宋思夢順著動作看去,發現對方穿的是一雙破舊的手工棉鞋,棉鞋鞋底脫過膠,有萬能膠反反複複黏合的痕跡。
蔣招娣不好意思地用右腳鞋尖點了點地。
臉龐發燙,解釋道,“我這棉鞋還能穿的。”
說著,掏出大衣口袋裏,用塑料袋包裹著的紙幣。
挑出最平整的兩塊五毛錢,遞給宋思夢。
宋思夢接過錢,本來不想多管閑事。
想了又想,還是說了句,“蔣同誌,時代不一樣了。”
“你要做新時代新思潮的女性,做自己的主人。要是有閑錢,不妨對自己好些。”
蔣招娣明白宋思夢到底想對自己說什麼。
西北地區,家家戶戶至少兩個娃,多的則有七八個娃。
這裏不像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的經濟發達地區,大家都想拚男孩,想有人傳宗接代。
而當家裏出現男孩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和資源,都會給到弟弟身上。
蔣招娣自我洗腦,“我家裏就一個弟弟,我對他好些,是應該的。”
“而且我媽說了,我得記著弟弟的恩情。”
“要不是他沒滿十六周歲,我也沒法頂替他去招待所上班。”
宋思夢點頭,反省自己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
要立在時代之中,尊重他人意願。沒再繼續勸說。
蔣招娣雙眼撲閃撲閃。
甜甜笑了笑,眼睛像月牙。
“不過還是謝謝你宋同誌,這是第一次有人讓我對自己好些!”
“對了,宋同誌,你拉人頭這麼厲害,以後我還能見到你嗎?”
宋思夢搖了搖頭。
西北太大,總占地麵積占華國三分之一多。
出了火車站,能不能再見到認識的人,實際很難說。
和蔣招娣告別,“我也不知道。我想如果有緣,我們以後還能再見麵。”
“嗯嗯,好。宋同誌再見!”蔣招娣揮了揮手,熱情洋溢。
宋思夢也揮手,目標明確,直接去了汽車站買票。
半個小時後,她成功買到去軍區的汽車票,售票員說發車時間,就在二十分鐘後。
她坐在候車區等候,肚子餓得天雷滾滾。
算著時間,拿上身上唯一的一塊錢,斥巨資吃了頓大餐——
在汽車站麵館,點了半斤的羊肉湯和兩個大燒餅!
鮮美的羊肉湯咕嚕灌進肚子裏,身體暖洋洋的舒服極了。
宋思夢拿著湯勺往嘴裏送羊肉,嚼了兩口,配上暖和和的燒餅,又嚼了兩口。
“同誌,找你六毛。”麵館老板娘笑嗬嗬,往圍裙上擦了擦手裏的油,找錢給宋思夢。
宋思夢應了一聲,伸手接錢。
可還沒來得及將錢放回裘皮大衣的衣兜。
麵館內突然發出一陣喧鬧。
“哎不行不行,我不認識你這錢,你這錢我們收不了。”
“哎呀,麵也白做不了!我們都是小本生意!”
“不好意思啊,你們還是找其他店問問吧!”
宋思夢抬起被熱氣蒙住的雙眼,循著聲音轉身看去。
隻見麵館老板雙手跟倆大擺錘似的,來回擺動,往外趕客。
而趕走的客人,是兩個麵容白皙,胡須頭發都非常濃密的白種人。
兩個白種人西裝革履,身材高挑,看著十分體麵。
老板娘芳姐湊到丈夫麵前,“誒?老李,這倆老外嘰裏咕嚕嘟嘟囔囔連說帶比畫的,他們和你在說什麼?”
“你聽得懂他們的話?”
老板誠實搖頭,攤了攤手,“我哪聽得懂?”
“不過他們指了指羊肉湯和燒餅,手裏又拿著不知道是哪國的紙幣給我,我想,他應該是想付錢給我吃飯。”
芳姐撇了撇嘴,開門做生意,哪有趕客的道理?
罵老板了一句,“李鴨蛋,你是不是傻?”
“人家都上門準備吃飯了,你不做生意?”
“你趕緊!快道歉,把人家給我拽回來吃飯!”
李鴨蛋連忙製止妻子挽留客人的行為,耐著性子說話,“這單生意,咱們真做不了。”
芳姐不聽,連聲追問,“怎麼就做不了?!外國人的生意,你明知道外頭有多少人爭著搶著都想做!”
李鴨蛋火了,“什麼爭著搶著,誰想做就讓誰去做好了,反正我不做!”
“他們手裏拿的是外幣,外幣不能直接流通。我要是真收了外幣,到時候用又用不掉,還極可能會被人打成投機倒把!”
“總之,要是你再敢在我麵前說這些話,你就給我滾回娘家!”
宋思夢默默消化麵館夫妻倆的話。知道老板李鴨蛋的顧慮是什麼。
在1984年的華國,普通公民不允許持有外幣,就算是有,也無法去兌換外彙券。
最重要的是,100元外幣在黑市,可以賣到至少130元人民幣!
持有外幣,如果被有心人舉報成倒賣外幣,那麼不光外幣會被沒收,還會麵臨大額罰款!
宋思夢注視著兩個外國人,看長相,對方有點像印度人。
聽口音,卻沒有印度風味。
她盯著手裏的六毛錢思考了幾秒,很快做出決定——
中國人,實在見不得別人挨餓!
“Hello?Where are you from?I'll treat you to a meal.”
宋思夢對著離自己最近的男人搭話,問他們從哪裏來,說自己可以請他們吃飯。
心想,對方應該懂國際語言。
聽到熟悉的語言,兩個男人瞬間眼睛亮堂堂,仿佛遇到救兵!
他們不再繼續往麵館門口走,“We came from Pakistan!”
一番交流,宋思夢這才知道對方來華國是幹什麼的。
原來他們是來自巴國的個體商戶。兩個月前,邊境霍某某斯口岸正式恢複開放,巴國的商人都可以通過辦理簽證的方式,通過陸路來華國做生意。
但因為他們是第一次來華國,所以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
他們兌換的外彙券不夠多。
“we......”說話的人叫塞維奇。
他說他們這次來華國一共來了四個人,四個人在國營商店批量買了鋼筆尖,用完了所有的外彙券。
“We......”
塞維奇解釋,原本他們不想購買國營商店的鋼筆尖,因為鋼筆尖的固定定價實在太高。可是國營商店裏,想買鋼筆尖的外國人特別多,他們不想空著手回國,所以把所有外彙券都花完了。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一行人已經兵分兩路。
一撥人帶著鋼筆尖回了巴國,他和他弟弟則準備找地方兌換外彙券,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天華國銀行早早關門了。他們又累又餓,就想找個地方吃飯,再想辦法換到外彙券去滬市,看看能不能買到合適價格的鋼筆尖。
宋思夢徹底了解情況後,恍然大悟。
怪不得之前她聽不懂塞維奇兄弟的語言,合著是巴國的小語種烏爾都語?
聽到塞維奇做的是鋼筆尖生意,宋思夢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