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中 國僅派600餘人來坦讚兩國進行勘測設計時,不少國外鐵路專家認為,中 國大概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方能完成坦讚鐵路的全部勘測設計任務。
坦桑尼亞一位參與鐵路勘測設計的工作人員,曾寫信告知尼雷爾總統,信中稱:“如果總統想以中 國勘測設計人員的吃苦標準來要求坦讚兩國的工作人員的話,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沒有一個人將會願意繼續從事這項工作。”
為了保證在雨季前完成這段任務,職工同 誌們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與雨季爭時間,在勘測工作中,有時出工步行長達三四個小時。四隊鑽機二組,僅有四名同 誌,在工作中發揚了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提前完成任務後,繼續轉移到其他工地,直到天黑才收工。一、三隊支援二、四隊鑽探任務,抓緊一切時間,整理工具,不顧長途搬家勞累,到達後就開始戰鬥。”
讚比亞勘測設計隊三分隊的張成福,除了吃飯以外,幾乎每天從早上6點一直幹到晚上10點,從來不叫苦”。一隊的一名翻譯員“除了本職工作外,還要開車,由於過於勞累,吃著飯就睡著了,飯碗掉在地下都不知道”。
在勘測設計工作中,中 國勘測設計人員“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哪裏艱苦就往哪裏衝,經過蜂窩、刺樹、高原密 林和野獸出沒的地方,都爭著搶在前頭,讓坦、讚工人跟在後麵;轉移工地時,爭著拿工具、背樁子、抬鑽機;過河時先下水探路,然後再扶他們過河;抬笨重設備時,和他們肩並肩地共同幹;野外工作遇雨時,隊員們把雨具讓給坦讚工人;坦讚工人生病或刺破了手腳,隊員們就主動送藥,給他們包紮,讓他們休息;有的工人生活有困難,就設法幫助解決,老工人李興華就給坦桑工人補過十幾次衣服”。
一位坦桑尼亞司機,“剛到鑽機組工作時沒有住處,就讓他到隊員帳篷住,他感動地說:“中 國朋友太好了,平等待人。’”
一次過大魯阿哈河時,船剛離岸突然翻了,岸上送行的中 國工作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衣服來不及脫下,毅然跳進河裏搶救。坦讚工人感動地說:“中 國專家是我們的好榜樣!”
當讚比亞工人生病時,中 國勘測設計小組的醫生就給予細心治療。有位讚比亞工人說:“我們和中 國朋友合作得非常好。疲勞了一起休息,口渴了共飲一壺水。我們的中 國朋友和西方專家根本不同。他們應受到衷心的尊重。”
坦讚鐵路副總工程師陸大同事後曾感慨地說:“那真叫苦,沒有路,我們就順著大象踩出的道路前進,渴了就喝大象腳印裏的水,我們稱之為‘神水’,喝前得吃點大蒜。”
中 國勘測設計人員每到一處,為當地農民修路搭橋、打井取水、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等。
1968年7月,當中 國鐵路勘測設計隊要從坦桑尼亞依法卡拉搬走的時候,當地一位中年農民拿著兩株香蕉秧來到了中 國人員的駐地,向中 國勘測設計人員說:“中 國專家幫我們修別的國家不願意修的鐵路,中 國醫生給我們治好了別的國家醫生治不好的病,在中 國專家身上,我們看到了深厚的中坦人民的友誼。為了紀念中坦人民的友誼,把這兩株香蕉秧栽在中 國專家住過的地方,一株代表坦桑人民,一株代表中 國人民,讓它們成長起來。你們走了以後,我們一看到這兩株香蕉,就會想起了毛 主席派來的中 國專家。這兩株香蕉秧象征著中坦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
中 國勘測設計人員與當地居民的友好相處,在工作與生活中也常常得到他們的幫助。一次,中 國人員的汽車陷在泥地裏無法前進。當地農民要他們開車穿過自己的莊稼地,以避開這段泥地。但是,中 國人員寧可自己不方便也不願損壞農民的莊稼。農民們深為感動,連夜修出一條道來讓中 國人員的車輛順利通過。
也是在坦桑尼亞,有一次,中 國鐵路勘測隊一個小組正在姆貝亞附近野外作業,突然遭到成群野蜂的包圍,一位中 國人員躲避不及,頭部被蜂蜇了。兩位非洲婦女看見後,馬上把他帶到她們家中,替他從臉上拔掉蜂刺,又燒水為他熱敷。
讚比亞勘測設計隊在勘測時,總是避免踩壞農民的莊稼,並給他們修橋修路,因而受到讚比亞人民的讚揚。讚比亞人民熱情地給中 國勘測設計小組當向導,介紹當地的自然狀況。每當中 國工程技術人員經過一個村子的時候,許多村民擁到路旁歡迎他們,並給他們準備好開水。
1976年7月,在坦讚鐵路建成後的交接儀式上,時任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莊重地表示:“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我們要將他們的名字銘刻到‘榮譽名冊’上,並讓所有的中 國人、讚比亞人和坦桑尼亞人都銘記他們。因為他們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建設付出生命,是為了人類的進步和兄弟情義獻出了生命。”
尼雷爾說:“一個國家的力量,可以用它的力量來壓迫別人,但也可以用於建設真正平等的世界。我相信中 國是把自己的力量用於建立真正平等的世界。所以我說我不怕中 國。”
時任讚比亞總統的卡翁達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英雄的勝利隻有英勇的人們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需要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坦讚鐵路就是這樣一項巨大工程,後代將永遠感謝它的建造者。它將永遠是中非團結的一個裏程碑。”
王朝陽說,坦讚鐵路由中 國政府提供貸款並組織鐵路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考察、勘測設計並幫助坦讚兩國施工建設。打破了某些西方勢力和白人種族主義政權在經濟上對中部非洲新興獨立國家的圍堵,坦讚鐵路因而被譽為“自由之路”。
王朝陽接著說,坦讚鐵路也是一條“友誼之路”,是中、坦、讚三國人民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凝聚了三國人民的情誼。
2013年3月,習 近平就任中 國國家主席後,把非洲作為首訪地,坦桑尼亞成為其訪問非洲的第一站。他在坦桑尼亞發表的演講中表示:坦讚鐵路是中坦友誼的重要象征和中坦合作的重要成果。中方一直關注坦讚鐵路發展,願積極參與坦讚鐵路改造和運營。2015年3月,習 近平主席在會見到訪的讚比亞總統倫古時再次表示,中方願同讚比亞、坦桑尼亞一道努力,把坦讚鐵路建設成發展之路、繁榮之路。2017年1月9日,坦桑尼亞總理馬賈利瓦說,坦方對中 國半個世紀前在自身並不富裕時仍毅然援建坦讚鐵路心存感激,新形勢下願與中方及讚方一道重振坦讚鐵路活力,使其為促進坦讚兩國及其他沿線國家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