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想把話頭轉到工作上,於是他避開梁素芬那噴 射熱情的眼睛,對陳雷說:“要是猛地來了大雨,咱們可吃不消啊!閑話少說,抓緊工作。這幾天全國人民都在望著咱們哩。”
陳雷賭氣地說:“你不要催命,要我沒日沒夜地賣命辦不到。”
小劉滿肚子火氣又升起來。說道:“你剛來幾天,還沒做多少工作,你—”
陳雷跳起來把製服往胳膊上一搭,說:“你個子不大,官像架子倒不小!告訴你,不要說我剛來幾天,我能夾這山溝裏待一天,就是很大的犧牲哩!”
梁素芬盯了陳雷一眼,好像她要用眼光把陳雷刺倒。說道:“照你的說法,勞動人民還應該感激你這位難侍候的少爺哩!像你這種人少上萬兒八千,我們照樣建設。”猛一轉身,辮子甩起來,險些打在陳雷臉上。她一邊順路基朝橋梁工地走,一邊說:“成天甜言蜜語的,世界上有誰把心交給你,就算瞎了眼。”
小劉望著梁素芬的背影,把剛才那一場爭吵帶來的惱火心情,忘得幹幹淨淨。好像誰在他心裏放了一把火,全部感情像一鍋開水在滾,連陳雷那難看的臉色和氣恨的眼光,他也絲毫沒有留意。
陳雷氣呼呼喘氣。他聽不到工地裏的各種聲音,看不見眼前的各種景象,小劉什麼時候走開,也不知道。停了好一陣,仿佛突然從昏迷狀態中蘇醒過來,跺著腳說:“誰叫我來這倒黴的地方!誰叫我來這倒黴的地方!”話沒落晉,回頭一看,班長我和他的外祖父——老工程師,站在他身邊。
陳雷變顏失色。手沒處放,腳沒處站。望了望天又瞅地,好像要飛到天空或者鑽到地縫裏去。
劉班長看到陳雷挺不自然,就和藹地說;“小常!你心情不好?”
老工程師理了理稀疏的白發,說:“孩子!心情不好也不能瞎說哪!你正在學著走路哩,還能這麼任性?”
陳雷挺著脖子,看著身旁的山崖說:“這也叫任性?”
老工程師向前走了一步,嚴厲地望著陳雷說:“不任生?我問你,這裏怎麼是‘倒黴的地方’呢?我們的祖先在這裏修了一點樓道,曆史上寫了又寫。二十多年以前,我和許多工程界的朋友,在這一帶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結果一事無成,還險些被野獸吃掉,被土匪打死!那時候,連想像在這裏修鐵路的勇氣都沒有!現在,看看現在,我們穿過這秦嶺和大巴山,修了一千幾百裏的鐵路,移山改河就不去說,隧道連起來共長一百六七十裏,橋梁連起來也有五十多裏。愚公移山就值得誇耀?萬裏長城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都為之驚倒的工程?孩子!一個工程師一輩子能跟許多人一道修這樣一條路,他的一生就算沒有虛度。你懂嗎?嗯,你懂嗎?”
陳雷覺得,他有生以來;沒有比今天更晦氣了。他聳普肩膀意:“這和我有什麼相幹?我現在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這和我有什麼相幹’!”老工程師吸了一口冷火晶京透冷。摸索地靠在一塊大石頭邊,像個泥塑木雕的人。
六月下旬的一個上午,周立雙戴著個大草帽,像散步似的往江邊走去。
最近幾天,上下一千多裏的鐵路工地上,十幾萬職工,為了防備大雨和洪水到來,忙得更厲害了。有些工點燴添了勞動力。關鍵工程的地方,機械增多了。山坡和江邊的小道上,一溜一行的青年突擊隊員,打著紅旗,唱著歌兒,去支持工程吃緊的單位。便道上,拉糧食和拉各種材料的車子,大大增加了;一天二十四小時,成百上千的汽車拉成一條我,像是去救火似地飛奔;汽車的喇貝聲響徹山穀。從工棚到職工家屬住的破草房,從各個工程班組到施工現場,處處都能聽到人們談說“工期”和“防洪”。有的人說夢話也離不了這些。但是,作為第九工程隊負責人之一的周立雙,倒保持著出奇的冷靜。他每天準時上班,照常工作,自己應辦的事,都一宗一項地辦停當。遇到那些使別人心肺都要炸的事,他能沉住氣,顯得逍遙自在,仿佛什麼也不熬愁。用驚奇的眼光看他的人,越來越多了。
周立雙躺在嘉陵江邊的沙灘上,長久地望著片片浮雲。他下了決心,什麼事也不想。可是心裏總是不平靜,各種事情不招自來,直往他腦子裏鑽。
這時候,十幾個纖夫,拉著一條大船,逆流而上。褲夫們彎下腰,“哼味!哼味!”地喘著氣,順江灘往前走。斜掛在胸前的輝繩,眼看就要扣到肉裏去了。每走一步,那十幾雙腳,就踏出很多深深的沙窩。有時候,他們的下巴都快挨住地麵,一雙雙的手,扣住地上的石頭往前掙紮。汗如雨下!
周立雙坐起來,興頭蠻大地盯著褲夫們從遠處走來,輕過他麵前,又向遠處走去......最近,隻有這纖夫拉緯的景象,最使他感動。他連連說:“真不容易!真不容易!”
直到粹夫們身影消失在江岸上的樹林裏以後,他還呆呆地望著那十幾雙腳在江灘上踩出來的沙窩,不停地獨自嘟囔,好像領悟到非常重大的道理似的。
有十來輛大卡車,從周立雙對麵的便道上飛馳過去,帶起了漫天塵土。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輛大卡車從遠處開來,在便道鱄彎的地方,猛地停住了。一幫年青人,嘲嘲哇哇推推擠擠不管你怎樣到處亂咋呼,我清楚地看到你是個好青年。你當然不能了解我,不過我們還是可以交談交談。”一個領導同 誌肯把自己的心向一個青年攤開,這使靠珍很感動。真的。往日對待周班長太性急,太簡單,太不顧分寸。上級領導同 誌就是自己的父兄。對待自己的父兄不是很需要愛護、體貼和出自內心的尊敬嗎?自己剛出手做工作,就是這付樣子!團組積的教導,教師的囑咐,媽媽的叮嚀,同學們的臨別贈語,又記取了多少......話是開心的鑰匙,應該趁這個好機會,跟周班長親密地交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