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離開密室前,忍不住回望姬無雙。
那張傾國傾城的容顏與先帝有三分相似,看著她魏風華總能想起故去多年的乾仁宗——姬昌。
八年前,京都皇宮。
夕陽西下,姬昌躺在軟榻上,幹瘦的麵皮蒼白、鬆弛,沒有幾分生氣。
魏風華跪在姬昌榻前,淚水縱橫。
“風華,朕要走了。”
老皇帝伸出手,吃力地握住魏風華的手,魏風華泣不成聲。
“護國公已經請人往天山神池宮,請醫聖,陛下您的病一定會好的!”
老皇帝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
“你也學皇弟與那些大臣、太醫,哄朕?朕的身體朕清清楚楚,朕走後大乾的江山,便是無雙的,她像朕,聰明驕傲,可她太年輕。”
姬昌劇烈地咳嗽起來,零星的血液散落胸前。
魏風華心如刀絞,顫聲保證。
“魏風華用性命起誓,定好好保護長公主殿下登基,終生護衛她左右!”
姬昌的臉上泛起不自然的紅暈,點了點頭。
“好!好!你是天生的‘武夫’,有你在無雙一生性命無憂。”
深秋的風吹,讓姬昌衰老的麵容逐漸模糊,直到消散在風裏。
魏風華回過神,搖了搖頭摒除雜念,今晚對大乾至關重要,他得打起精神。
他是魏風華,守護大乾皇族最後,亦是最堅硬的盾。
......
疼!鑽心的疼痛時刻折磨著艾柯,他手筋腳筋被廢,好似一條蛆蟲來回扭|動。
護國公姬武康又驚又氣,指責蕭天野,“北涼王你要做甚?隨意打殺暗衛,殘害大內總管,你眼裏還有大乾朝廷的法度麼?”
治粟內史張茂亦義憤填膺,道。
“艾柯大人犯了什麼罪?要北涼王這般酷烈對待他?若艾柯大人真有罪,交給廷尉府審理就好。”
廷尉衛潢也站了出來,義正詞嚴。
“北涼王這般做與法|理不合,請北涼王放了艾柯大人,不要害他性命。”
文武百官有一個算一人,皆跳出來指責北涼王蕭天野。
他們中有人是為了公理,有人是姬武康與艾柯的黨羽,還有人單純看不上北涼王蕭天野。
北涼位於大乾偏遠西北,因地域苦寒,一直被京城的權貴瞧不上,私下裏稱之為“北蠻”,待遇幾乎和大乾北方的敵國北蠻國差不多。
蕭天野孤身一人入皇宮,身邊隻一女使白梔。
麵對百官的責難,蕭天野麵不改色,高聲道。
“北涼有一種狼,極難馴服,馴服後終生對主人不離不棄,生死與共。”
姬景淳被蕭天野掌箍,懷恨在心,嗤笑一聲。
“蕭天野,你腦子壞掉了?諸位大人說你行惡事,動私刑,你少扯開話題!”
蕭天野不屑於看姬景淳一眼,環視眾人。
“那種狼叫北地狼,狼為畜生尚且知恩義護主,爾等為大乾官員,食朝廷俸祿,卻眼睜睜見護國公姬武康、大內總管艾柯囚禁幼主而不顧,比之北地狼如何?”
文武百官微微一怔,旋即炸了鍋。
蕭天野是在罵他們,連畜生都不如!
姬武康氣得渾身發抖,他是又氣又喜,氣的是蕭天野目中無人,將他與狼相提並論。
喜的是艾柯不死也殘廢,阻擋姬武康登基的攔路虎,被蕭天野除了去。
蕭天野在百官的咒罵聲中邁動腳步,聲音洪亮、囂張。
“爾等覺得本王說得不對?好,誰不服便站出來,本王與他‘論論理’!”
白梔緊隨著蕭天野,手中“梁雀”發出嗡嗡的聲響,似乎感知到了她的殺意。
蕭天野四女使,竹青、夏池、白梔、冬葵,以白梔與冬葵的武道修為最高。
竹青善情報,領北涼情報暗探總司,夏池醫毒雙絕,深居簡出不愛出外走動。
白梔性情恬靜好似一泓秋水,冬葵的修為穩壓白梔一頭,但她殺念太重,被蕭天野收服後立下規矩,鮮有再肆意殺戮的時候。
姬武康,以及他身後的百官見蕭天野與白梔步步緊逼,哪裏敢與他硬碰硬?
姬武康見狀一挺胸膛,喝道。
“北涼王,你仗著身邊有一大宗師便肆意妄為,就休怪吾不講情麵。”
蕭天野眉毛一挑,眼中流露玩味之色。
“哦?你要怎麼不講情麵?”
姬武康一揮手,早就迫不及待的姬景淳從腰間取出手弩,對著天空射去。
嗖!嘭!
絢爛的煙火點亮未央宮的夜,為死氣沉沉的未央宮,帶來些許光彩。
文武百官不明所以,卻聽宮外傳來一陣陣沉重的腳步聲,轟!轟!轟!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披堅執銳的甲衛湧入未央宮。
人人身上都有鐵甲,這群鐵甲軍又稱為羽林軍,乃守護皇城的最後屏障,雖不及暗衛厲害,但人數真的太多了。
五千人!五千人的鐵甲軍在大乾軍隊中已經是半個軍團的數量。
“謹遵護國公號令!”
“謹遵護國公號令!”
文武百官聽見羽林軍呼喊,無不是麵如土色。
蕭天野目光深邃,一言不發。
姬武康見他不言語,越發得意。
“蕭天野,本官知道你身邊的那女子是大宗師,你本人也有些本事,以前本官小看了你,覺得你不過一浪|蕩子罷了。”
姬武康占據上風,暴露本性。
“大宗師亦不能一氣破甲過千,你今日必死無疑,不過在你死之前本官會讓你死的明明白白,見一見大乾未來的君王!”
蕭天野的眸子裏殺機頓現,姬武康口中的“未來君王”,恐怕是年幼的皇子。
莫非,姬武康得知了皇子身份?以此要挾?
蕭天野聲音冰冷,踏出一步,道:“姬武康,你敢!”
哢嚓!
除了蕭天野身邊的白梔,無人注意到,蕭天野腳下的石磚,被生生踏裂。
“本官有何不敢?來啊,將聖旨取來,請衛潢大人宣讀!”
衛潢被趕鴨|子上架,隻好來宣讀聖旨詔書。
“山海有時而盡,命數無常,朕承襲大統常憂慮身後之事,唯恐皇子年幼,無力掌控大乾天下......朕選定護國公姬武康,護國公姬武康文武全才、忠心為國,可為新君,承襲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