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船上的人不算多,船剛離開碼頭不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
“每次都死一大兜,上次炸完都還剩下一大半沒人吃,白浪費這麼多油和魚蝦了。”
夥夫提著那一兜子小魚倒進木盆裏用水衝洗。
這些小魚小蝦雖然不需要太多的處理,炸完口感酥脆,也算一道不錯的菜。
可架不住船上的人天天吃,再好吃也沒了食欲。
而且在船上,吃多了油炸的食物,又沒什麼新鮮的蔬菜吃,很容易上火便秘,船員們都偏愛一些燉煮的菜。
即便船靠岸,帶上碼頭這些小魚小蝦連賣都賣不出去!
單獨賣是沒人願意要的,個頭小不清理幹淨用來燉煮味道很腥,若是油炸,尋常百姓哪裏有多餘的油去炸這些東西?
富貴人家更是瞧不上這樣雞肋的且沒什麼肉的魚了。
但這些他們不願意要的小魚小蝦,林知夏卻主動開口要了些。
不出意料,兩個夥夫恨不得把整盆魚蝦都送給她。
但林知夏隻要了一碗,裹著麵粉用油炸過之後,一口一個,是很適合打發時間的小零嘴。
“姐姐,這個是什麼?”聞到香味的黃樂,一下就跑了過來。
“酥炸魚蝦。”林知夏拿筷子夾了一個給黃樂,又端著盤子分給灶間的其他人。
兩個夥夫確實覺得比幹炸要好吃些,忙著將剩下的小魚蝦都處理了。
蘇慧娘也一連吃了好幾個才停下。
黃苓吃完後連連誇讚:“林姑娘你有這手藝,去京城的酒樓當個掌勺的都使得!”
黃苓的話倒是給了林知夏一個方向,開口試探:“女子也能去嗎?”
“怎麼不能?在京城女子拋頭露麵做買賣的也不少,各憑本事過日子,沒人說你的閑話,但你若是想要去酒樓當炊員,得先交錢從學徒幹起。”
黃苓從前為了帶著女兒活下去,試過許多出路,多少清楚一些。
她瞧見了蘇慧娘脖子上的勒痕,猜出林知夏母女去京城多半也是逼不得已。
不然沒人會背井離鄉,從福縣北上,福縣和京城一個南一個北,差得遠著呢!
林知夏聞言,心中有了成算。
手頭上本就不算寬裕,先交錢去當學徒不現實,這條路走不通。
閑聊的功夫,黃苓的魚湯也燉好出鍋了。
她們朝夥夫借四個碗,將做好的菜帶回船艙裏吃,那兩個吸滿湯汁的大餅確實用料紮實。
四個人兩張餅,竟然還剩下小半張,但都吃撐了。
就連食欲不太好的蘇慧娘都打了個飽嗝。
船上的日子本就無聊,每日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又或者去甲板上走一走,吹吹江風,看看沿途的風景。
白天睡久了,晚上蘇慧娘和林知夏都沒睡意,索性去甲板上吹吹風。
“夏兒,咱們去京城,若是找不到你爹,娘也會去找繡活幹給你攢嫁妝的。”
蘇慧娘上京城不全是為了自己,還有一部分也是為了林知夏。
眼看林知夏就到了要說親的年紀,本來想著等秋闈過去,若是她爹考取功名,說親也能說個好人家。